83岁老人痴迷育种 谁来买他的种子,接手他的希望?
6月的南京闷热,上午十点多钟,八卦洲鹂岛路两侧的农田里就已鲜少见到人影,邵德孝老师戴着帽子远远地站在地头朝记者招手,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削,走在田野里脚步灵活,看不出已是位耄耋老人。
邵德孝向记者介绍他的育种体系。
83岁老人痴迷育种
谁来买他的种子?谁来接手他的希望?
6月的南京闷热,上午十点多钟,八卦洲鹂岛路两侧的农田里就已鲜少见到人影,邵德孝老师戴着帽子远远地站在地头朝记者招手,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削,走在田野里脚步灵活,看不出已是位耄耋老人。
退休已经近20年,他从未停止自己的育种工作,从新品种包菜到全食萝卜,都倾注着他几十年的心血。但,谁能来买他的种子?
四亩地里都是心血
走进邵德孝的田里,寒暄几句后,他便带着记者挨个田埂介绍起他的那些“孩子”们。育种不是一年两年的工作,一个体系的建立往往就需要六七年的时间。4亩地是老人自费租种的,他说:“我担心会有人把地高价转租走,一开始就每亩多给了200块钱,毕竟地里都是好几年的心血,动不得。”
1995年退休后,邵德孝被栖霞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及南农大蔬菜所联合聘用,在成立的甘蓝(包菜)研究室里从事新品种选育,培育出了四个品种,其中“伏秋56”和“惊春893”,曾双双被列入南京市的重点推广品种。
1998年合作中止后,邵德孝不忍心丢弃多年积累的原始材料(种质资源),妻子全力支持他自费租地,继续进行甘蓝和全食萝卜的育种,老俩口这一干就是近20年。现在邵德孝有5个育种体系,3个甘蓝、1个萝卜和1个白菜,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可以实现根据目标性状进行定向育种。
在地里,邵德孝有说不完的话,每一株包菜种子的父本母本他都如数家珍。2005年邵德孝发现了一份甘蓝无蜡粉光(亮)叶基因突变材料,他颇为激动地介绍说:“我觉得我一直是幸运的,天道酬勤,突变材料的获得是极其偶然的。
2005年我发现了几株基因突变个体,叶面光亮无蜡粉,翠绿鲜艳,球质非常的脆甜。十多年来,我靠着那一份突变材料,已经转育出20多份,其中雄性不育系已育成10多套,还育出了‘准品种’多个,现在‘翠脆’已经是一个较好的早熟组合了。”
在育种棚里,每一棵育种植株材料上都挂着一个牌子,就像它们的身份证,邵德孝说:“这个活谁也代替不了,一定要仔仔细细记清楚了,它们都是希望。”2008年,邵德孝将国外的叶用萝卜改良成全食萝卜,2014年全食萝卜的雄性不育体系转育成功,邵德孝介绍说:“我转育的这个全食萝卜,可以从上吃到下,从小吃到大,口感好,营养价值也很高。这一个品种在国内外都是比较罕见的。”
一路走来坎坷相伴
1948年秋天,念完初一的邵德孝辍学回了家,种地三年中他深切体会到农民的不易,他说:“那会我的脚裂口子,很深,生疼,那时候我就觉得一定要做点事,为农民们减轻一些负担!我1951年回去念书,农业就在我心里扎了根。读农校,去山区做农业技术推广,那时候农民的科学意识很差,把穗颈稻瘟叫做‘鬼掐头’,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就是细菌感染,山区工作环境艰苦,但是看到自己帮农民解决问题,甭提多高兴了。1958年我被选送进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就读,1958年被派遣到农场劳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包菜育种,一见钟情,从此便分不开了。”
邵德孝和记者坐在地头,望着眼前那一株株的种苗,记者询问为何会这么热爱育种工作,他说:“我干育种一辈子了,有感情!现在有不少蔬菜种子是进口的,不仅种子价格偏贵还有风险,咱们自己也要研发啊,如果我能转育出新的优良品种,也是给大家伙加油鼓劲了……”说到这,老人有些哽咽,“我跟我老伴,再加雇的一个工人,平均年龄80岁,现在这四亩地里有8个成果,我不觉得我们老了就没有社会价值了。我的孩子一开始也不理解我,慢慢也能理解一些了,我觉得我的努力不会被辜负。”
孟繁诚老师是邵德孝多年的朋友,他说:“有时候看着他也蛮心痛的,2015年他晚上很晚干完活回出租房睡觉,路上被车撞了,断了四根肋骨,住院后就一直惦记他的种子,一能动了,就马上回到地里来了。”
追逐理想不分年龄
今年5月份,邵德孝的妻子早上5点钟往地里赶时,也不幸出了车祸,锁骨断裂,肋骨也断了8根,现在在医院休养,记者了解后询问邵德孝不用去医院陪着老伴吗?他挥挥手说:“这里怎么能离得开我,我前两天去看过她了,马上就要收种子了,我不放心也走不开。”记者询问他妻子会不会有怨言,邵德孝笑笑说:“结婚那会我们就说好了,我跟她说我可能会种一辈子的地,她说不管我做什么她都支持我。”
今年邵德孝地里的种子已经成熟,赶在南京梅雨到来前就要收好,没有任何的机器设备,邵德孝有些自嘲地说:“小米加步枪都赶不上,我这全是冷兵器,所以得既抓紧时间又要细致地把种子收好,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
手里拿着一把刚摘下来的甘蓝花,邵德孝说:“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还可以继续创新,继续追逐理想。我一直说,只有追逐猎物的猎人才不会觉得山高路远……”
83岁的邵德孝,虽然干起农活来还是非常的灵活,看上去也比同龄的老人健壮年轻不少,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开始担心起他那些种子,他说:“我慢慢老了,这是自然规律,我害怕有一天我这些种子没人接手,这么多的种质资源就都没了……如果有做研究的我可以送他,他表明种子来源就行了,这都是一二十年的心血。也希望能有人给我提供一些试验田,让我转育出的种子种一下,品质优良的话能够推广出去,我的理想也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