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贵州“主旋律”

“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青山绿水养眼,清新空气养人。”初夏,入黔游客领略了贵州的风光后,常这样感叹:贵州“美于生态、胜在自然。”

截至目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6%,主要河流14个出境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可饮用标准,贵州省林业、环保等部门提供的这组数据,为“生态贵州”作了注释。

近年来,贵州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

“开荒增地、治理水土、年复一年,从1990年到现在,总算是让这方水土能养起这方人。”如今,四面环山的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中间为千亩良田,村域内水资源丰富,排灌沟渠通达。

同属于黔西县的素朴镇古胜村,自2006年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来,该村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经果林近3000亩、苦丁茶4.7万余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5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光秃秃的山坡变得植被茂密,曾经消失的水源也恢复了。

黔西县是贵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动样本和缩影。

“饮水要思源,乘凉要想树。”86岁的刘安国凝望着山林深情地说。

刘安国的家在乌蒙山区的贵州省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

曾经,由于山上无树,山洪常毁坏山下的良田。让当时刘安国感到痛心,他决心发动村民植树造林。

30余年的生态“拉锯战”,刘安国组织植树20余万株。“其中185000棵杉树,5200棵梧桐,8200棵杜仲。”刘老如数家珍。

“造林就是保家,保家才能发展!”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刘安国一样的贵州人坚持不懈地“知绿植绿造绿”,才有昔日荒芜的山头如今一派生机。

作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贵州较早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理念。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共21万名干部职工,上山开展义务植树,种植各类树木80多万株。

这一“惯例”就是在贵州已坚持3年的“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3年来,通过种植纪念树、“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义务植树得到广泛推广,仅2016年全省就完成义务植树560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1368万人次。

2016年,贵州省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28万亩,全省森林面积达1.374亿亩,森林蓄积4.25亿立方米。从2000年以来,贵州连续16年实现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从“十二五”初的41%提高到2016年底的52%,“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成。

绿色思维促动体制机制创新。

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上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先后出台了中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在赤水河、乌江流域开展了12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等,有力推进了生态保护。

目前,贵州已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市、县两级也陆续成立了相关部门。司法力量的介入,使生态环保步入法治轨道。

2014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其中规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GDP考核,转而增加循环经济产业、清洁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新指标。

2016年8月,贵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生态保护责任清单、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河长制等多项制度、实施意见和方案相继出台,使贵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更趋完善。

2017年2月,贵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5.6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1.92%。

6月17日,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举行。贵州官方表示:2016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前3位,绿色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贵州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记者行走黔北山区的茶区,武陵山区的经果林种植区,黔滇桂石漠化治理区看到,绿色随山势连绵起伏,每个县的山地高效农业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

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目标,贵州山地生态农业正释放出巨大潜力,目前已初步形成生态畜牧、茶叶、蔬菜、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其中茶、辣椒、薏仁米、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黔货出山”借助电商正“黔途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