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突出绿色发展调优小麦产业
目前,河北省小麦收获进入高峰期。从河北省农情调度和收获现场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河北小麦生产再获丰收。多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统筹节水稳粮,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季节性休耕与稳粮的关系。一方面,把生产条件好、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划定为小麦生产优势区,建档立卡,上图入册,加大投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产能,为确保全省小麦产量稳定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将抽取深层地下水灌溉的区域划定为小麦生产非优势区,适当压减小麦面积,实行季节性休耕,减少地下水开采。2014-2016年累计调减地下水漏斗区小麦种植200万亩,2017年再调减小麦种植40万亩,每亩减少用水180方左右。
调优品种结构,加强产销衔接。河北省充分利用优势,把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作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石家庄市藁城区、邢台市柏乡县、隆尧县、任县等地,以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产销订单化为途径,大力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优质优价,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创造和发展一批知名原粮和产品品牌,提升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力争3年内实现集中产区强筋小麦原粮品牌化销售。今年优质强筋小麦订单面积达到250多万亩。
突出绿色发展,转变生产方式。针对小麦灌溉用水多的实际,河北省把推广节水品种和配套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三年省财政累计安排7.5亿元专项资金,推广小麦节水品种49个,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700万亩,并配套推广土壤深松、保护性耕作、播后镇压、推迟春灌、限水栽培、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使小麦浇水次数普遍减少,用水量大幅下降,与传统浇水习惯相比,每亩节约用水50立方米以上。同时,把节肥、节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机械施肥、统配统施等节肥技术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绿色防控、精准施药、统防统治等节药技术。
强化技术服务,做好病虫防控。对1700万亩节水小麦,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包包片蹲点,落实配套节水技术。今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1.1万人次深入基层进行指导,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850多场次。特别是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的实际,紧急筹措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小麦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应急防控,防治面积达6500万亩次,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保障了小麦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