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200万亩小麦机收基本结束(图)

6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农机局获悉,截至6月13日,全省除西部山区自然条件特殊,少量小麦成熟滞后外,8200万亩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共收获小麦818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85%。其中机收8092万亩,机收率98.83%。14日起,小麦跨区机收向北方省份转移,河南省“三夏”生产重点转向秋作物播种。

做好“三夏”生产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纵观今年河南“三夏”生产,各级领导高度重视。5月10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三夏”农机化生产任务,要求打造信息“三夏”、质量“三夏”、绿色“三夏”、平安“三夏”和暖心“三夏”。5月1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三夏”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王铁副省长在会议上要求各级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确保秋作物种足管好,确保“四优”发展扎实推进。

“三夏”生产期间,王铁副省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夏粮生产,督导各地抢收抢种。6月6日至7日,农业部农机化司潘学峰巡视员专程来我省调研督导农机化生产。各级政府部门把“三夏”生产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为“三夏”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406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

河南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省共组织各类农业机械406万台投入“三夏”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18.3万台,拖拉机285万台。虽然投入机械总量与往年相当,但显著特点是机械动力加大、作业效率提升、科技含量增加。新增拖拉机以100马力以上为主,复合作业能力得到提升。新增的稻麦联合收获机喂入量以6公斤/秒以上为主,机收作业效率得到提升,基于上述优势,“三夏”机械作业能力更加充裕,为加快抢收抢种奠定了装备基础。

据悉,“三夏”期间,农机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积极落实“三夏”服务措施。与省交通厅联合印制8.8万张农机跨区机收“作业证”,向跨区作业队和农机手免费发放;与省气象局联合提供小麦跨区机收免费短信服务,发送各类服务信息160多万条;与中石化河南分公司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三夏’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农机用油优惠保供措施。

天时地利促使夏收进展顺利

“三夏”期间,全省各地在交通要道设立560多个接待服务站,为过往机手提供饮水、指引道路、市场咨询等服务。省农机局成立6个“三夏”生产督导组、1个秸秆禁烧督导组,到各地督导检查。各级农机部门实行小麦机收日报告制度,及时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处理有关问题。

5月22日-25日,豫北豫中及京广铁路沿线出现大面积降雨和大风,导致部分地块小麦严重倒伏,给机械作业造成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省农机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倒伏小麦机收技术要点,一是向前、向下调整收割机拨禾轮,使弹齿运行至低位时尽量靠近地面。二是尽量降低收割机割台高度。三是适当降低收割机前进速度。四是小麦倒伏特别严重时,按倒伏方向逆向作业。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指导意见向基层农机部门和广大机手发送,对克服麦收技术困难提供了及时帮助。

省农机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夏收进展比较顺利,主要得益于两个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农机合作社经营水平、服务能力的提升,土地“托管”、订单作业面积逐渐扩大,农机合作社成为市场主体,作业量达到全省机收面积的85%左右,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今年夏收期间以晴天为主,没有出现极端气候,6月4日-5日和8日,全省出现的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均不长,对夏收影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