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中心
5月25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爱思唯尔在北京联合召开专家解读会,会上披露了双方合作完成的《“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详细内容。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报告》序言中写道,该报告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论文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科研合作、优势学科领域等方面,深度挖掘沿线国家的科研产出与科研合作特征。该报告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了解,组织科技交流,开展深度科研合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报告》基于Scopus论文数据,从定量分析、专家视角、情报调研三个角度全面揭示了“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概况,聚焦“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论文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科研合作、科研布局差异、优势学科领域等方面,挖掘出各国的产出态势与合作特征。
《报告》认为,中国在科研规模、科研能力、科研投入处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需要发挥学科领域齐全等优势,推动沿线国家更加广泛的科技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报告》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亚洲国家整体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低于中东欧国家,西亚18国科研论文影响力相对较大;沿线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特征,各国可依据科研发展战略需求确立科研合作目标,选择科研合作领域,开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形式的合作。
与会专家认为,《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现状,对于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具有参考价值。他们同时也对《报告》的继续深化以及如何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参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例如,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合作的特征比较分析;基于定量的数据,深度挖掘数据背后详细、深层的解读,为相关国际合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领域、产业链、国别等角度入手进行深度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专题情报产品等。
据了解,5月9日,白春礼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爱思唯尔合作完成的《“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是其中主要成果之一,《报告》的发布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