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食储兑商行打通产购储销一体化全产业链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逐渐迈进,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笔者走访中国粮食主产区,目前市场上的粮食储销都存在“断层”的一些问题。我国的粮食已经连续14年增产,但国家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资源。一方面原因,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老百姓自身存粮技术和存储设备落后,粮食损耗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耗率在8%-10%之间。另一方面,国外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生产的较多,机械化水平高,有序开展订单农业,生产效率高,所以整体粮食生产成本较低。

而在粮食购销的环节中,在目前中国很多粮食产区,很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在粮食收割后,直接由田间小的粮食贩子收购,直接现金结算,笔者就此也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大多数的农户认为卖给小贩价格虽然低点,但省去了将粮食装车运回去再进行晒干出售的麻烦。小贩再将所收购的粮食送往大一点的坐地商,中间赚取一点差价。坐地商再将粮食运往大的粮食收购商,最后再加价卖给相关的粮食加工企业。大家会发现,在整个粮食购销过程中,无非是将粮食不停的转手赚差价,而粮食在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带来的是粮食的损耗和能源运输资源的浪费。而最主要的是,作为生产粮食最辛苦的农户,拿到的收只是最微薄的利润,同时,加工企业用很高的收购成本去购买原粮,而产品价格上不去,在国家深度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情况下,一些效益不好的加工企业只有面临倒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安徽中储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了一整套系统,并成功试点了50多个县级单位,帮助多家传统加工企业成功进行升级转型。中储粮食储兑商行的运营模式,砍去了所有的中间商环节,让利于农户。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解决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原粮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打开了加工产品的销路问题。对于农户来说,一方面,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存储问题,改善了居住环境,避免了因粮食损耗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农户把粮食存在中储粮食储兑商行,还享受粮食存储带来的补贴。同时,中储粮食储兑商行的植保服务及农业的大数据也大力推进了订单农业的进程。

安徽中储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安全稳定便捷的系统软件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托,以强大的运营服务团队为支撑,开创了“农业+互联网”的先河,真正打通了产购储销一体化全产业链,为国家解决粮食损耗问题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为老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益,为企业解决了原粮来源问题,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