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黄淮麦区新一轮品种换代“新星”(图)
“黄淮小麦看河南,河南麦熟天下足”。
河南小麦地处黄淮南部麦区,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的1/5,产量占全国的1/4,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河南省小麦产量实现“十三连增”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挑战,近年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的小麦新品种不断涌现。在这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的热潮中,有一颗小麦“新星”的表现格外抢眼——
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2014年被省种子站推荐为河南省各地示范推广的首选小麦新品种,秋播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
2015年秋播面积达500多万亩以上,成为河南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的主导品种,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
2016年秋播种植面积成倍翻番,成为超千万亩的特大品种,引起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的高度重视。
这颗被《农民日报》誉为“黄淮麦区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的主导品种之一”的“新星”,就是由河南省著名小麦育种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欧行奇主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207”。
打造麦田中的精兵“仪仗队” 培育黄淮麦区换代“主力军”
4月下旬正值小麦抽穗期,河南科技学院科研示范基地内的育种田一片绿意盎然。走近田边,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是哪一块地种着“百农207”:茎秆粗壮、穗大喜人,一棵棵笔直健壮的植株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绿油油的叶片似一柄柄阔剑刺向天空,犹如一支受阅的仪仗队般整齐排列在田间。
“这是我见过株型长得最漂亮的小麦新品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小麦栽培专家杨永光教授告诉记者,在“高颜值”下体现的是“真功夫”。他指着油绿发亮的叶片解释:“叶片颜色比其他品种更绿,说明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就强;冠层叶片更大,就可以为后期穗粒生长制造、贮存、输送更多的养分。”
杨教授用力拔一株小麦,感觉很吃力;又拔拢了一把麦秆,压低的茎秆迅速回弹挺立:“茎秆强韧、弹性好,就为抗倒伏奠定了物理基础;根系发达则为耐旱、耐病虫、抗干热风打下了生理基础。”
他拨开植株让记者看麦子的基部,下面泛黄的叶片明显少于周围其他品种:“百农207是竖叶型品种,阳光能更多照射到中下部。相比披叶型品种能减少更多的能量消耗,体现在产量上,可以相差百十斤之多。”
“过去育种讲求高产稳产,现在农业生产的需求是高产稳产又优质。”“百农207”的培育者欧行奇教授告诉记者,为了打造黄淮麦区新一代主导品种,他以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为主要育种目标,2001年以周麦16为母本、百农64为父本,配制单交组合,经连续七代定向选育,终于在2008年成功选育定型半冬性中晚熟小麦新品种“百农207”。
作为近年来黄淮麦区表现最出色、发展势头最好的新一代小麦主导品种。“百农207”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四大特点:
一是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明显。据统计,“百农207”的一般亩穗数为41万-42万,穗粒数为38-39粒,千粒重达41-42克,大田亩产通常可达1200-1300斤,高产田可达1400-1500斤。在国内现有的小麦品种中产量表现上佳。
2014年6月14日,在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褚牛村,种粮大户刘武种植的新品种小麦“百农207”喜获丰收,50亩示范田实打测产平均亩产达到了738.6公斤,打破了有记载以来陕西省大面积小麦生产高产纪录。农业部专家指导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高产创建小麦首席专家张保军表示,“百农207”表现出极强的光合性能优势,在陕西省多地区多点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中取得如此突破性的高产纪录实属罕见。
新乡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李璐则告诉记者:“经过省内外专家多年多点的预试、区试和生试,‘百农207’的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各参试小麦品种的前三位。”
二是抗病抗逆、广适稳产、适宜种植区域广。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以及对低温、干旱、高温等主要逆境具有较好的抗(耐)性,尤其是对倒春寒、干热风、赤霉病三大自然灾害兼具较强的抗(耐)性,这在省内外小麦推广品种中并不多见。
2015年,黄淮麦区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灾害严重发生,“百农207”亩产普遍在600公斤以上,较其他品种增产50-100公斤。2016年,河南及黄淮小麦遭受了冬季罕见极端低温、开花期多雨赤霉病重发、灌浆期低温寡照且温差小和收获前连续几场暴风雨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百农207”大田亩产仍稳定在500-600公斤。同年6月11日,在鹤壁市浚县30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方内,由河南伟一种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百农207”千亩示范基地,实打实收亩产达到713公斤。
在抗逆性方面,河南小麦最怕倒春寒和干热风。由于“百农207”生长发育稳健,不易受到骤冷骤热天气的影响,一直稳定保持自身的节奏。2013年,河南省及黄淮麦区倒春寒危害十分严重,“百农207”所受影响较轻。2014-2016年,按照全国农技中心及河南省农技总站部署,夏邑县农技中心开展了“豫东主推小麦品种抗干热风品种展示与评价试验研究”,结果是“百农207”的表现最佳。
“抗干热风的主要原因是‘百农207’的深层根系发达,吸收供水能力强,叶片耐高温能力也较强。”欧行奇解释说,“百农207”不仅抗干热风能力、耐倒春寒能力突出,对多种病虫害及逆境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耐)性,综合抗性表现突出。
优秀的“身体素质”造就了更好的广适性。“百农207”的种植区域适合整个黄淮南部麦区,在河北南部、山东南部也很适应,在沿黄稻区和豫西旱肥地也是当家品种,这为其大面积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品质优、商品价值高。在2011年和2012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品质检测分析中,该品种品质综合评分为88.83,排名第一。达到中强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合加工馒头和面条,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商品小麦饱满度较好、色泽好、黑胚率低,好销售,价格高。
“目前,我国中筋类型的小麦品种众多,但优质中筋的小麦品种依然短缺。”欧行奇说,实践证明,“百农207”虽然是中筋粉,但品质接近强筋粉,可以直接当中强筋粉使用,无须配粉,加工品质很好,因此深受粮食、面粉和食品企业的赞赏。
“我们2011年试种了‘百农207’,表现突出。2012年、2013年在全市各县铺点示范,很快得到了代理商们的认可,评价很好,现在已经成了驻马店的首席当家品种。”河南省吨源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文礼告诉记者,普通小麦一般都是三级、四级麦品质,“百农207”的品质则达到了二级麦标准,一斤比一般普通小麦贵2-4分钱。“因为品质好,这些年种植‘百农207’的农户从来不愁‘卖粮难’。”
四是节本高效、保护生态环境。该品种株高75厘米左右,光合效率高,生物学产量较对照品种高15%左右,秸秆还田后能向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质,更有利于培肥地力。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无效分蘖少。根系发达,在生产中表现出节水、节肥、省药、省工,每亩小麦生产成本可降低50元以上,增产效益达150元左右,种植效益提高200元左右。
“‘百农207’绝对是当前一个上升势头非常好的优秀品种。”省种子管理站站长马运粮告诉记者。他认为,“百农207”在全省小麦新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有望迅速成为我省及黄淮麦区的主导品种。
自然灾害面前的稳产“铁金刚” 农户企业眼中的致富“金种子”
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
2016年起,国家全面推开农作物良种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使得农作物良种的推广更加注重市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百农207”仍然成为超千万亩的特大品种,今年种植面积更有望达到黄淮麦区第一位,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体现的是市场对“百农207”生产表现的高度认可。
“与其他品种相比,‘百农207’最突出的优势是综合性能好,没有明显短板,表现特别稳定。迄今我们已试种、示范、推广该品种7年,生产中从未出现过大面积的减产,也没有出现过农民因种子问题找上门维权的情况,所以代理商们都很认这个品种。”翟文礼告诉记者,他在代理商门店那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农户上门点名要买‘百农207’,一问没有,直接就走了。”
从农户到粮食企业对“百农207”的一致认可,既来自平时高产稳产的表现,更来自于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时,“百农207”如同“铁金刚”一般强大抗灾能力表现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2016年5月份黄淮地区小麦大面积暴发赤霉病、麦收时期又遇强降雨等自然灾害,这些严重影响了麦区生产,造成部分地区小麦减产、品质降低。
“穗发芽后的麦子,当种子用发芽率低,种子企业不敢收;当面粉用品质差,粮食企业不愿收。”焦作市裕田种业总经理朱乐军说,豫北焦作一带繁育的十几个小麦品种,穗发芽程度普遍在10%—20%,而“百农207”仅有3%-4%。反映在价格上,“大部分品种的商品粮价格是每斤1元左右,‘百农207’的收购价最低也要1.18元。”事实上,到了中后期种子收购加工时,“百农207”毛种子一般每斤卖到1.4元-1.5元,被各地经销商抢购一空。
“从去年秋播到今年夏收,河南省小麦先后经历了苗期花叶病毒病、冬季极端低温冻害、春季倒春寒、后期赤霉病、穗发芽等诸多灾害,‘百农207’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表现良好。这体现了我省新一代小麦品种选育的实力。”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继泽评价说。
因此,2016年夏收,“百农207”被省粮食局确定为大灾之年品质表现出众的品种。
2017年,“百农207”又被省种子管理站推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品种。推荐理由为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良。
“百农207”的优异表现,展示了欧行奇教授育种思路的精准独到。一般来说,育成一个小麦品种一般需要8到10年的时间,而欧行奇却用10年的时间成功育成7个小麦新品种。
“育种是科学性与偶然性的结合。”在品种培育过程中,欧行奇提倡“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稳健发展,始终围绕小麦高产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攻关,实现了在小麦新品种选育领域可贵的原始创新。
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他运用“源流库”理论组配优良杂交组合,采取了“超大规模种植、多性状平衡选择、异地多态鉴定、仿真模拟研究”等先进方法技术;在小麦种子生产理论技术研究上,他出版了学术专著《小麦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主持编写了河南省地方标准《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也正因此,2015年他主持的“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项目被评为省重大科技专项,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唯一一个单独品种。
“按照专项目标要求,至2018年,‘百农207’在我省年推广面积要超过2000万亩,当年增产小麦10亿公斤,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欧行奇告诉记者,当前市场对“百农207”的高度认可,让他对完成目标很有信心。“我希望‘百农207’能成为河南科技学院培育出的又一个小麦大品种,为黄淮麦区的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