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化肥“忽悠团”转战东北 一个村卖了50吨

一提到忽悠团不由得让人咬牙切齿,抓住了农户的心理,赚取农户的血汗钱。“忽悠团”的对象大都是50—60岁的老人、妇女,识别能力低、科技知识浅薄,加上一些赠送小礼品之类的,经不住诱惑很容易上当受骗。

记者走访庄河、海城几个乡镇零售商时,了解到近两年在东北市场上,忽悠团甚是猖狂,市场反馈多是由管理趋严的中原地区转移过来的,对当地的农资市场冲击很大,每到一个农资门店总要被提及。

一位零售商表示,化肥忽悠团在一个村就能卖50吨,48含量,12个氮,其实就是有机肥+氯化铵,每吨300~400元的成本,卖到900元,价格低,还送礼。

有时忽悠团卖一吨送半吨,农户贪图产品便宜,上当受骗的比比皆是,那边农户还在吃饭,这边肥料就已经卸到家了。

农户后来也知道肥料不好,上当受骗了,但是第二年还是会去买,让人可怜又可恨。

很多政府、媒体都在打击忽悠团,为什么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每年受害的农户还是这么多?

我们对农户遭遇表示同情,但是对一而再再而三上当的农户也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是贪图一时便宜,有的地区甚至是高价忽悠。甚至于今年上当的农户,还是抵挡不住第二年忽悠团的利益诱惑,根本原因在哪里?

是忽悠团的技术高超?农户的浅薄认知?还是部分经销商群体“狼狈为奸”?还是化肥市场监管体制的黑洞?

肃清化肥市场,保障厂家、经销商的根本利益,更是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忽悠团现象难道不能制止么?到底该怎么破?

有些地区,由政府工商部门牵头,市场经销商群体参与,组成反击忽悠团的联盟,一旦发现苗头,众多经销商一起反击,不仅仅保障了农户的根本利益,而且还维护了自己的市场,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些地方,实行责任连坐制度,一个区域出现忽悠团,或者假冒伪劣产品,而没有有效的管制,将对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惩治,避免部分政府相关人员为“忽悠团”开后门。

这些都不失为好的管理办法,对化肥市场的有效管理,有政府部门参与,有市场主体经销商参与,上下结合,高效抵制非法组织。同时也应该对农户普及相关技术知识,农户辨识能力差,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政府技术推广部门,能否传授给农户,包装袋上伪劣辨识信息?

今年东北市场一片惨淡,“地产肥”和“忽悠团”的横行,再加上种植结构的调整核心区域在东北;粮价低,农民没钱购买肥料,都成为市场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种植补贴政策迟迟未公布,粮食不赚钱,只能说是相关政策的实施没有迅速到位,当下正是国家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肯定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阵痛期必定会引发相关产业的市场波动。

而“地产肥与忽悠团”则是可以人为加以管理的制约因素,“地产肥”霸市现象还需政府部门的管理调控,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忽悠团”则需要政府与渠道经销商共同协作,维护市场秩序。

预测近几年,东北市场还是笼罩在一片惨淡的环境下,但是加以高效管控之后,市场空间巨大的东北区域,未来还是可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