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还需下一番“绣花”功

近日,多个网站报道了受产量和气候等影响,河南多地出现蒜薹产量过剩、价格暴跌的情况。河南蒜薹滞销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北京家乐福超市从河南开封县直采14吨滞销蒜薹,其中13吨以较低价格在北京销售。记者看到,这批从河南运来的滞销蒜薹零售价远低于市场价,目前北京各超市销售蒜薹零售价在每斤6元左右,而河南运来的滞销蒜薹每斤只要1.28元。

最近,有关蒜薹滞销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地方打出了蒜薹免费抽、免费送的标语,有的地方花钱雇人把蒜薹抽出来丢在田间地头,还有的地方千里迢迢把蒜薹运到外地却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如此境况着实让人心疼、令人堪忧。让人心疼的是,蒜薹滞销或被丢弃让广大蒜农遭受了经济损失。令人堪忧的是,菜贱伤农的情况却每年都在上演,总给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如何帮助农户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带领农户科学种植、发家致富,也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农产品滞销现象的出现,虽然与农户盲目种植、市场销路不畅有关,但也暴露出了地方政府在市场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缺失。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政府需有更多作为。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地方政府不妨以此为契机,在产业扶贫上下一番“绣花”功夫,结合本地实际打造种植业特色品牌,通过引进、建立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如此既能有效化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同时也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用“互联+”引领科学种植。当前,一些地方出现农产品滞销,往往与农户盲目种植追求经济效益有很大关系,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结果大面积种植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使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在市场遇冷。基于此,地方政府不妨建立“互联+”科学种植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全国各地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状况,再由市场部门联合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作出科学预判,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引导农户在农产品种植上不盲目跟风,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种植。

其次,结合地方实际打造特色品牌。同一类农产品各地都在种,可销路却大不一样。有的地方还未种就已经被预定,有的地方收购商主动开着车找上门,而有的地方却卖不动,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的品牌是不是叫响了。正所谓“有品牌就有市潮,只要农产品的品牌打响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不用为今后的销路发愁。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大对优质品种在本区域的推广力度,当然农业部门也要下派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如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会提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通过举办农产品现场展览会、网上展销会,加大对本地农产品的宣传,真正把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推出去。

再者,健全完善突发状况应急机制。现实中,我们看到在农产品滞销情况出现后,不少志愿者发动起来献爱心,新闻媒体也伸出援助之手,但这样的帮助毕竟针对的是个别群体无法扭转整个农产品销售市场的被动局面,这就需要从政府层面着手健全完善突发状况应急机制。一方面,政府部门在拓宽本区域销售渠道的同时,要积极开拓外地销售市常比如组织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召开产销对接会,协调大型超市采购滞销农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加强市场执法检查,及时掌握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对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另外,地方还要加快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带动,构筑完善的产供销体系,不断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