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小麦赤霉病不能只依赖于抗病基因
当今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些迅猛、有些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想象;再加上人们的“恐慌”和盲从,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在小麦赤霉病高发区和预高发区,种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和搞抗赤霉病小麦育种将是一件“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之事。从河南省的区域试验将单独设立一个抗小麦赤霉病组到山东省有两个小麦品种由于在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中被鉴定出“中感”,于是就获得了当地某官员宣称为“突破”等这些,都无不说明小麦赤霉病的“要命”和“严重”。这也无形中在告诉人们,小麦赤霉病需要通过育种和品种来解决的决心与信心。
最近我去了一个同行单位的小麦育种田,见到育种田里一个号称是“中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的杂交穗被做得“白花花”的一片;包括我自己的杂交组合也是真的假的和疑似抗赤霉病的一起上,有枣没枣一竿子……奔着就是基因型去的!说真的,给我感觉就如同上世纪九十年代朱?基总理的——“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优价”口号提出后的优质麦育种一样,当时我们若是不配一些、不大量配制一些优质麦组合,都不敢说自己也是搞小麦育种的!
对!麦赤霉病可怕,可怕之处不在于其危害后粮食的减产,更在于其危害后可以危及人和动物生命毒性强烈的病粒;在于粮食标准中,每百粒小麦中超过3个病粒就会遭到拒绝收购。在我国开始全面实行“供给侧”调整、提出农产品暨粮食产品将奔着“优”、“新”、“绿”指标和标准的当下,就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和治理来说,所有的措施都不为过,都体现出积极和被人接受的一面。
而糟糕的是,我们所听到和看到的都是怎么获得抗病品种,怎么获得抗赤霉病小麦育种资源和怎么搞抗赤霉病小麦育种等,等等。人们把病害流行的环境因素给忘了,人们把近些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和该获得强化治理的环境给忘了。人们大都在一些专家的带领下去过分的关注了抗病品种和抗病基因。中国农业大学已故院士曾士迈前辈在他的一篇名为《植物抗病育种研究的刍议》一文的开头儿第一节——“从战略上求发展”中就提到:“植物病害的大流行源于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
那么,就小麦赤霉病的迅速蔓延与发生来说,我们人们都做了那些有“推波助澜”效果之事儿呢?而我们人们做的这些是否可以通过我们当下的“供给侧”结构调整来将其调整或改善一下呢?这些因素有无调整、改善的可能呢?控制小麦赤霉病关键是要从生态环境的改善下手的观点是否值得我们考虑呢?一味的依赖基因是否会招致更大的(基因变异和品种生态)灾难呢?
我们粗略的归纳了一下,小麦赤霉病近些年迅速蔓延与发生的几大原因中含人为因素的有:①在品种选择上,高产密植类型品种较大规模种植和品种遗传背景的单一,同时包括一些较矮秆、方穗、颖壳较松类型品种的大量使用;②在生产模式上,普遍采用的秸秆还田和放弃深耕的做法儿;③收割机跨区作业。我们想了想,这三点中,没有那一点有主要和次要,其“推波助澜”的作用都是了得,都是“要命”的。而这三点中,前两点我们认为是属于人为可控。第三点可能看似人的无能为力,但细致想来,当前两点获得调整和改善后,第三点的危害程度会稍有减轻。这样看,人为干预的改善环境是可行的!小麦赤霉病是可以通过生态的改善得到缓解和抑制的。
在这里,曾士迈前辈在他文章的第二节——“是改造品种适应于环境?还是改造环境适应于品种?”将我国现如今的粮食生产和环境维护问题引向了深入。
几十年来,我们为了吃饱肚子不惜任何代价创造高产,甚至还提出了“高产更高产”的口号,最终,我们的肚子能够填饱了,粮食也有了盈余,但种植粮食的生态却遭受了较严重的破坏,而这种破坏还在加剧着,解决将是一件长期的事儿!今天的小麦赤霉病是这样,明天我们还不知道在这种作物不适应的环境下还有什么照样可怕的事件发生!所以,我们要将治理环境、治理生态要放到与寻找基因型利用基因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感觉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有相当难度的时候,我们在改造品种适应于环境的同时,还要改造环境适应于品种,让赤霉病病菌呆不下去,生存困难……这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过分的集中力量于高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过分的追求高产更高产,在不强调不注意种植方式方法和品种表现出的“水平抗性、避病或耐病”时,就会削弱了中低产品种的选育和抗逆品种的利用,作物生态就难以得到保护,最终就是今天的结果、甚至还会更糟!
“路漫漫其修远兮”。小麦抗赤霉病的生产和育种路子还很长,短时间内即使是我们再努力再玩命也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还是从多方入手、特别是改善生态下手为上策。而一旦关注跑偏、做法跑偏,过分依赖暂时还不多、还弄不太清的基因型,最终会有得不偿失的可能,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