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江农业执法如何护“舌尖安全”:紧盯源头“揪错”多方联动“出剑”
没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就没有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主体千家万户,加上多环节、大流通,质量安全监管可谓千头万绪,各地都在寻求破题之道。
日前,记者在浙江采访发现,通过理念、机制等创新,从围绕问题导向,真抓真干搞执法,到运用协作理念,打破过去“信息孤岛”的尴尬,再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系统解决“查、打、治”等核心问题,为“舌尖安全”保驾护航,浙江农业执法的“三部曲”颇具借鉴价值。
查:从随机抽样到有的放矢
时间回溯到2002年,为发挥农业综合执法的优势,浙江决定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对农药、兽药等投入品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试图从源头上堵截违禁药物流入农业生产环节。这一冠名为“绿剑”的行动,没过几年就收到成效,并在全国声名鹊起,“绿剑”执法也很快广为知晓。
盛名之下,善于思考的浙江人发现,每轮“绿剑”行动,各地所揪出的问题明显带有普遍性,且都属于顽症痼疾,想要破解,光靠检测如同隔靴搔痒,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做文章,才可直击虎穴,还能事半功倍。
浙江认为,过去抽样只是随机挑选,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导向性,既然已掌握了主要问题,为何不调整模式,有的放矢,重点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借此肃清市场乱象。由此,“绿剑”开始采用新机制——检打联动,顾名思义,就是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与案件查处的衔接。
带着问题去“挑刺”。最早时,抽检数据当然不中看。一开始,浙江农业投入品的抽检合格率仅为70%多,而其他省市都高达90%以上。对这一结果,难免引发消费者不安。重压之下,浙江并未放弃,反而持续强化检打联动,将这种问题思维不断延伸,既渗透到投入品的重点品种、区域、领域,也渗透到杨梅、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的用药时节,组织了一系列集中暗访。
像高温季节,果蔬用药问题较为突出,由省总队牵头,浙江每年都组织专项检查;像草莓、杨梅等特色产业,近些年“农残风波”不断,这些都是农业执法重点监管对象;还有近两年,农药隐性成分问题突出,通过专项整治,严查了一大批违法行为。
有了省里支持,浙江各地专项检查的“自选动作”也频频亮相,温州的茶叶、嘉兴的水产养殖用药、衢州的生猪养殖……过去,基层执法人员对问题避而远之,唯恐捅出娄子危及产业发展,但在问题思维的引导下,浙江普遍认为,只有真抓真打搞农业执法,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打:协作打破“信息孤岛”
查到问题,怎么打?过去,农业执法的“信息孤岛”现象十分严重,比如某县查到农资产品有重大安全隐患,批发商或生产商却在外县。由于执法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交流机制不健全,往往只是处罚了农药经销商或用药农户,便草草收场,“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
“实际上,只要信息互通,顺藤摸瓜就能使问题农资无处遁形,从源头上将隐患去除,也有利于多办案、办大案要案和系列案。”浙江农业行政执法总队稽查一科科长何卫军对此深有感触。
打破“信息孤岛”贵在协作。2016年3月,温岭市在抽检中发现有3款农药含有未经登记的成分,经查是从椒江、黄岩等地的3家农资批发单位购入。很快,温岭将该线索通报至相关地大队,同时抄告台州市支队。通过市县协作,这起跨区域的农药违法案件罚没资金达到35万元。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浙江省已协作查处各类案件50余件。
另外,农业与消协系统的协作,可谓“异曲同工”。以前,农民购买农资遇到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农业部门,农业部门虽并未将农民拒之门外,但依法依规,这事应归消协管;但农民若去找消协,由于专业性强,消协又往往无从下手。针对该情况,浙江省农业厅与省消保委建立了相互协作的纠纷调处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凡有农民投诉,无论找到哪方,均不得互相推诿;在处理中,双方优势互补,消协以纠纷调解为主,农业部门则主要负责技术鉴定和查处违法行为。
农资流通不可能“画地为牢”,在农业执法办案中,不少问题农资由外省销入,但受属地管理所限,处罚只能点到为止,难以斩草除根。2015年以来,浙江先后与10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签署协议,在案件线索通报、协查、联合办案等五个方面,实行无缝对接。两年不到的时间里,省际协作已有不少办案的实践。
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陆元林总队长坦言,过去,无论各县还是省级部门,以及省际之间,多多少少存在各扫门前雪的现象,在新时期,农业执法要护航“舌尖安全”,必须换种思维,通过协作,打破“信息孤岛”,五指合力才能一拳击破。
治:信息化破题长效监管
查也好,打也罢,归根到底,最后还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但是在农村,农资经营点规模小而分散,大部分为夫妻店,由于主体年龄大、文化层次低,店里的进销货台账极其不健全,进货渠道混乱、随意性大,从而导致农资质量参差不齐。
2011年,浙江启动农资信息化建设,意在建立农资监管的长效机制。具体说,就是在农资店装电脑,利用全省统一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农资动态、实时监管,一旦出现问题,便可立马溯源,还能根据问题的严重性,警示全省的农资经销户。
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固然能有效提高经营效率,但对基层农资经营者来说,许多人对电脑一窍不通,同时还担心一旦装了该系统,就会被实时监管,自然是既畏难又消极。另一方面,实行信息化建设,只能引导,无法强制。
作为浙江省最早施行信息化监管的地区,宁波市鄞州区在2010年试行时,首先从制度和资金保障出发,选择6家大型农资店作为试点,对他们来说,多了事前监管,能有效减少标签违法带来的行政处罚,还能利于建立电子台账;而对农民来说,多了一道保险,维权索赔时可手握证据。一年下来,试点的农资店订单明显剧增,再配上资金扶持,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以激发。
鄞州的经验,很快被推广。实践中,浙江并非有店必建,而是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农资店,先行试点建设,并通过加强监管的方式,逐步淘汰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低下的农资店,用市场来推动信息化的落地。到2016年底,浙江共有3601家农资店应用了信息化系统,覆盖所有涉农县、市、区。
此外,不少地区还结合实际,走出信息化工作新路子。遂昌采取“绿色惠农卡”制度,通过刷卡购买农资,既保障了各级惠农资金用到实处,又推进了农资购销实名化和流通追溯管理。东阳将农资信息化与农药经营许可换证、农资经营示范镇建设等挂钩,成为浙江首个农资店信息化系统全覆盖的县域。
接下来,浙江将不断深化农资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使用率。此外,浙江还从制度入手,今年,创新性地出台了管理办法,明确将25种严重失信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今后,一旦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处失信,将在浙江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