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学院:“四位一体”特色体系引领学生创新创业梦
“这些鸡苗免费送给大家,凡是与我们签订协议的农户,我们都可以保底价回收!”在近日举行的安岳县兰达土鸡养殖合作社的免费技术培训会上,合作社理事长袁爱平如是谈到,他的周围挤了近百户养殖户。
袁爱平,2016年毕业于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创办安岳县爱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安岳县兰达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合作社现存栏土鸡5.4万余只,产值200万元,拥有社员130余户,与30个贫困村1500户贫困户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可为每户贫困家庭年增收800元,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
袁爱平仅是动科学院众多创新创业典型学生之一。
近年来,动科学院以创新创业为中心,依托“五大计划”、“四个班”、“三大竞赛”、“两轮见习”、“一讲堂”,即12345创新创业工作载体,形成了“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引领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
搭建意识培育平台激发双创热情
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上,学院积极借助新媒体发布竞赛投票、优秀典型和国家政策。邀请巨星集团总裁段利锋、通威集团副总裁宋刚杰等企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作客“动科大讲堂”,举办专场报告30余场次,受益学生达3000人次。设立15万元林丰草业创新创业奖学金。目前,学院正与华西希望特驱集团商谈共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初步方案已经形成,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最佳实践”奖励基金,按照市场机制的运作模式,设立创业奖励计划,每人奖励1-10万元,该项奖励预计7月能够落地启动。
此外,学院积极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回校交流,举行“动创青春创新创业沙龙”,搭建学生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平台,用身边的榜样和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搭建能力培育平台提升双创素质
能力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在能力培育上,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班。拓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3年共有57项创新性实验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达17项。同时开展专业技能提升计划,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和两个单项奖,是获奖级别和数量最高的高校。借助“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研究,有16件作品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本科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本科学生累计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论文达15篇。
此外,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院企合作,加强院企协同育人,举办巨星班、大北农班、特驱班、湖南农大动物药业班等4个院企合作创业精英班,企业高管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能力培训和素质拓展,近3年有480余人进行创业实战技能集中训练。
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是动科学院提升学生职场能力的重要平台,学院邀请多名企业人力总监来校指导学生职场技巧,举办商务礼仪培训和面试大赛,在全校的模拟面试大赛中动科学生获得第一名。提升创新创业素质是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的必需法宝。
搭建实践模拟平台夯实经验储备
基地是创新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学院充分发挥院企合作的资源优势,着力建设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学生创新创业阵地。近年来,先后组织多名学生走进500强企业进行创业角色体验。同时积极动员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进行项目模拟实践,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1项、省级金奖1项和省级银奖1项。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近3年有18件作品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在项目和阵地实践模拟平台上,近年来先后有27名学生走上创业实战,注册了自己的企业。
学院2014届毕业生周承伟,俗称“蜂蜜哥”,在校期间就创办了雅安市多赢蜜蜂养殖合作社,受到李克强总理的接见和肯定,四川卫视等媒体进行报道,荣获雅安市最受欢迎的创业项目称号。
2015届毕业生覃东军,在校期间创办雅安市凤茗谷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10万元创业项目经费支持,受到央视新闻主播栗娜采访、《四川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陆辉平,创办四川齐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6年销售额已逾2000万元, 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名优农产品”等称号,齐远生态农场的农产品已是德阳人知名的品牌,虫虫蛋、?壳蛋、跑山土鸡蛋等产品已进入德阳、绵阳、成都各大超市卖场。
2012届毕业生熊俊森,俗称“兼职哥”,创办“久坡网”,受到四川省、成都市领导亲临考察和肯定,荣获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
2014级在校学生肖军森,自主开发“i驾车”学车APP,是交通运输部唯一指定的学车软件,被投资巨头红杉资本估值逾亿元,他拒绝意向融资3000万,荣获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第3名。
搭建全程服务平台提升双创服务水平
想做好创新创业,外部环境十分重要。为了优化学院创新创业环境,院长李学伟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安排和推进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专家咨询团,促进项目和导师的双向结合。
此外,学院成立创新创业俱乐部,负责具体落实创新创业的各项工作,并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切实搭建创业青年与创业导师、创业项目与创业阵地的对接交流平台,促使项目顺利落地转化。同时,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方便、快捷、有形的信息服务。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