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随火箭上天 航天水稻创造经济效益近15亿元

随着网友们昵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的顺利升空,越来越多人关心当年曾经遨游太空的种子如今怎么样了?被誉为“广东航天育种第一人”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志强介绍,2001年至2016年的17年间,水稻航天育种成效显着,已经遍布广东大地,华航一号最高亩产达到702公斤/亩。

而在去年“天宫二号”搭载的多项太空实验计划中,不乏广东企业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影子。来自阳江的岭南特产中药材“牛大力”太空种子目前已经进入了科研育种阶段,来自清远的“英红九号”太空种子近日已经开出了嫩芽。

航天水稻创造经济效益近15亿元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座落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是我国植物航天育种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陈志强介绍,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14.5亿,粮食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到5.8亿吨。由于耕地面积容纳有限,再加上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问题,届时将会造成9000万吨的粮食缺口。“航天育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陈志强说。

陈志强介绍,植物航天生物育种是将航天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组学”层面解析航天诱变机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构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航天诱变后代重要性状的定向筛选和创制;利用特异种质,培育适合未来育种需求重大品种。

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这样的实践已经在广东展开。

2001年至2016年的17年间,水稻航天育种共育成3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品种审定的航天育种作物新品种,其一般亩产可达450-500公斤/亩,高产超过600公斤/亩,最高产量达到702公斤/亩。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局为当地农民引进了航天育种中心培育的一个优质稻新品种“华航丝苗”,抱着试试看的农民到了收获时尝到了甜头:不仅产量高,而且稻谷的口感特别好,一担(约50公斤)稻谷卖了250多元,比别的品种多卖150多元。

据了解,该中心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南方稻区各省区大面积应用推广,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15亿元。

对于天舟一号,陈志强充满期待,“天舟一号是空间站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站航天员的帮助下,航天育种研究能够实时监控,会更加规范,数据也更加准确。” 据介绍,航天育种中心已经参与了空间站植物培育计划。

“英红九号”太空种子已开出嫩芽

去年“天宫二号”搭载的多项太空实验计划中,不乏广东企业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影子。

牛大力是着名的南药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野生牛大力被大量挖掘已越来越稀少,而人工种植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隔代退化现象。“我们争取把‘牛大力’种子送上天宫二号,就是把保护优质牛大力种源的希望寄托在了太空。”牛大力种植企业粤森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黄创尚说。

上周,该批航天牛大力种子已交接到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该中心苏金煌教授介绍,“以往我们做太空育种,使用的多是水稻等农产品,将牛大力这样的中药材种子做诱变实验,还是比较新的探索。”

目前,该批牛大力种子已经明确了缩短生长时间,提高药用成分,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性等四个研究方向。

在英德市英红镇老一队茶叶基地制茶厂,在“天宫二号”遨游了太空63天的“英红九号”种子已发出嫩芽。

从太空下来的35粒“英红九号”种子已经成活了19粒,目前处于催苗的过程中。茶叶基地负责人冯平天天守着种子,仔细记录着种子的变化,“太空种子有明显的不同,正常的种子是破壳长芽,然后再长根系,现在是芽跟根系一起长了出来。”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茶叶专家陈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英德红茶“英红九号”品种上太空,是红茶新品选育工作的一个首例,目前回来的种子的活性非常好。“希望能够从中选育未来能够带动红茶产业发展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