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意大利学者揭示美洲人血缘关系

摘要 : 2017年4月1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在线发表了意大利佩鲁贾大学Alessandro Achilli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通过一个具有10300年历史的古人类遗骸的DNA测序,该遗骸发现自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膝盖洞穴”,与发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3个古老骨架有密切联系

2017年4月1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在线发表了意大利佩鲁贾大学Alessandro Achilli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通过一个具有10300年历史的古人类遗骸的DNA测序,该遗骸发现自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膝盖洞穴”,与发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3个古老骨架有密切联系,而后者依次与钦西安人、特林吉特人、尼斯加人,以及目前生活在该地区的海达族人有密切关系。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美洲原住民经常宣称在这一地区根基深厚。

而新发现揭示,这些部落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且,1万多年前,至少有两个不同部落生活在北美洲。该研究始于21年前,考古学家与生活在阿拉斯加州威尔士王子岛的特林吉特部落进行了异乎寻常的友好合作。研究人员从这个被称为ShukáKáa的10300年前的骨骼化石上收集了DNA,他们首先聚焦了遗传自母亲的线粒体DNA(mtDNA)。

研究人员未发现化石的mtDNA与部落成员相匹配,但他们发现了其航海生活方式,因为水手牙齿中的同位素显示他吃海洋食物。最后,该项目有个善意的结尾:2008年科学家和美洲土著为这位水手举行了葬礼。

随着古dna测序技术不断发展,该团队决定从该特林吉特部落、阿拉斯加州的海达族部落,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更南端的部落入手,申请提取ShukáKáa和另外3个古老化石的核DNA。之后,研究人员被允许从ShukáKáa臼齿最后的剩余组织、不列颠哥伦比亚露西岛(距离膝盖洞穴300公里)一个具有6075年历史的骨架、鲁伯特王子城港2500年前的骨骼以及该地区的另一个1750年前的化石中进行取样。

尽管ShukáKáa的DNA受损太过严重,科学家难以测序其全部基因,但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分子人类学家RipanMalhi领衔的研究团队测序了其基因标记物,其结果反映了该水手约6%的基因。他们还测序了其他3个古老人类化石1/3至2/3的基因。

之后,研究人员比较了这些标记物,以检验这些古老人类彼此间以及与目前全世界现有156个土著部落的关系。结果发现,来自露西岛和鲁伯特王子城港的3个化石遗骸的基因组序列与钦西安人和其他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部落关系密切。

另一方面ShukáKáa似乎与生活在拉丁美洲的苏鲁和Karitiana等部落,以及巴西亚马逊雨林的图库纳人关系更为密切。但这一痕迹在统计学上并不强大,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号,揭示这些部落拥有来自相同祖先的DNA。这些祖先在进入美洲前,曾生活在亚洲或白令陆桥地区。

但这位水手母系遗传的mtDNA和核DNA都证明他与该研究设计的其他“年轻”古人有亲属关系。将所有古老化石的关联点连接起来后,Malhi团队猜测,ShukáKáa是包括钦西安人及有关联的西北太平洋地区部落在内的所有部落的祖先。

在另一个有趣的节点上,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骨骼化石与其他两个著名的古印第安人(美国华盛顿州8545岁的肯纳威克人和蒙大拿州12600岁的Anzick儿童)没有密切关联。Malhi表示,这表明1万年前,至少有两组移居者穿越白令海峡来到北美。

其他研究人员也认为这3个更近代化石与西北太平洋部落间的关联“非常清晰”。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家PontusSkoglund指出,那些部落与ShukáKáa间关系的证据十分薄弱,但仍存在可能性。而且,他补充道,ShukáKáa生活于现在西北太平洋部落的血统形成前。

阿拉斯加州朱诺市Sealaska遗产研究所主席、特林吉特部落成员RositaWorl表示,无论这位古老水手是否为这些现代部落的直系祖先,但从这些更近时期的骨骼化石上发现的关联符合特林吉特人和钦西安人口头相传的传统,这表明钦西安人在扩展到北部和南部地区前,曾沿着不列颠哥伦比亚纳斯河向西迁移。

而带领研究组发现ShukáKáa的南佛罗里达大学考古学家Timothy Heaton也补充道,这种基因关联符合特林吉特部落在ShukáKáa墓碑上的雕刻:“我们自远古以来就生活在阿拉斯加东南部。ShukáKáa就是我们自古便占据这片土地的证据。”

原文链接:

Reconciling migration models to the Americas with the variation of North American native mitogenomes

原文摘要: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migration models to the America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native mitochondrial genomes (mitogenomes) from North America. Molecular and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of B2a mitogenomes, which are absent in Eskimo–Aleut and northern Na-Dene speakers, revealed that this haplogroup arose in North America ∼11–13 ka from one of the founder Paleo-Indian B2 mitogenomes. In contrast, haplogroup A2a, which is typical of Eskimo–Aleuts and Na-Dene, but also present in the easternmost Siberian groups, originated only 4–7 ka in Alaska, led to the first Paleo-Eskimo settlement of northern Canada and Greenland, and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a-Dene gene pool. However, mitogenomes also show that Amerindians from northern North America, without any distinction between Na-Dene and non–Na-Dene, were heavily affected by an additional and distinctive Beringian genetic input. In conclusion, most mtDNA variation (along the double-continent) stems from the first wave from Beringia, which followed the Pacific coastal route. This was accompanied or followed by a second inland migratory event, marked by haplogroups X2a and C4c, which affected all Amerindian groups of Northern North America. Much later, the ancestral A2a carriers spread from Alaska, undertaking both a westward migration to Asia and an eastward expansion into the circumpolar regions of Canada. Thus, the first American founders left the greatest genetic mark but the original maternal makeup of North American Natives was subsequently reshaped by additional streams of gene flow and local population dynamics, making a three-wave view too simplistic.

doi:10.1073/pnas.1306290110

作者:Alessandro Achil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