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丰镇太阳村:引进专业公司扶持水稻制种产业

4月13日13时许,永丰镇太阳村党支部书记王之荣穿着连体雨裤,小心翼翼地踩进水稻制种田内,轻轻将薄膜翻起来。

“现在是秧苗成长的重要时期,可不能被高温‘烧’死了。”同样在一旁忙碌的村民乐明文说。

永丰镇太阳村是忠县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村,其制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因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制种水稻,制种面积曾达到1000亩。

杂交水稻制种是一项技术活儿,与常规水稻种植有很大不同。

“在制种的过程中,不同品种父本播下后,何时播母本很有讲究。如果拿捏不准,很有可能造成花期不遇,进而减产。”王之荣说,前几年,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加上天气变化无常,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许多村民收效不大。

同时,杂交水稻制种不能自花授粉,需要“两性”联姻。由于没有机械化操作设备,每到授粉时节,村民站在田埂上,不停地“挥舞”一根长绳子,将父本的花粉轻刮到母本上,实现授粉。

水稻制种效益虽高,但劳动强度大、人力资源不足;历史虽久,但技术含量不高、丰产稳定性低……传统产业遭遇发展瓶颈,亟待寻求突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了王之荣突破的思路。

今年,太阳村引进四川种业有限公司,按照“稳定传统制种面积,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思路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订单+技术+市场”的农业产销模式,采用企业与村委会共建基地的办法,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据悉,该村今年有140户农户共种植制种水稻400亩,仅此一项就将增收150万元。

该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邱华祥介绍,今年,该镇政府专门组织全体参加制种的农户及村干部进行了制种知识的培训;种业公司的制种技术指导员及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对种子的出芽情况、田间排水情况及保温、透气等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制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太阳村五组村民谭治兵算了一笔账:如今靠着种业公司和政府提供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技术指导,制种水稻每亩产量可稳定到2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20元,而常规水稻每亩产量75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2.6元,除去农资成本、劳务费,制种水稻比常规水稻每亩至少可多收入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