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做好五个“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的服务与支持。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结合农业银行实践,我认为金融机构创新支农方式,应着力做好五个“新”。

打造新产品。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主体、新要素、新业态、新市场不断涌现,其组织方式、运营特点、盈利模式均有别于传统三农,迫切需要在准入、评级、抵押担保、期限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近年来,农业银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优势农业、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精准创新了一批三农特色产品。到2016年末,农业银行三农特色产品数量达到193个。

推出新工具。随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三农领域对资金资本的需求规模更大、周期更长,迫切需要打通债券、股权、基金、租赁等新型融资渠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金融工具创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农业银行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创新运用“债、投、租、证”等多种方式,更好地适应“三农”综合化、多元化金融需求。

探索新模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近年来,农业银行借助财政资源杠杆,通过政府增信、政府购买服务融资、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特定融资主体统贷统还等模式,推动信贷资金进入三农领域。

运用新技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农业银行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紧扣三条主线,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三农方式。一是与农业部合作,做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金融服务;二是开展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搭建线上金融服务渠道;三是创新推出三农数据网贷,自动化、规模化、批量化发放农户贷款。

构建新渠道。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短板。从2011年起,农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初步构建一条大型商业银行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三农金融服务新型渠道。工程的核心是四个“一”:一张卡、一个代理服务点、一台电子机具和一揽子金融服务,即通过在农村地区发放金穗惠农卡,广泛设立代理服务点,布放电子机具,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存款、结算、汇兑、代收代缴、保险、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到2016年末,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共发放惠农卡1.94亿张,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63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07万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75%。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总监赵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