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划定的“两区”种地福利多多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58亿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使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两区”的位置在哪?都包括哪些粮食和农产品?与农民有什么关系?有哪些支持政策呢?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
一、“两区”包括哪些地区?
1.粮食生产功能区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
水稻:以东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优势区为重点,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3.4亿亩;
小麦:以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优势区为重点,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3.2亿亩(含水稻和小麦复种区6000万亩);
玉米: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含小麦和玉米复种区1.5亿亩)。
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
大豆:以东北地区为重点,黄淮海地区为补充,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1亿亩(含小麦和大豆复种区2000万亩);
棉花: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
油菜籽: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划定油菜籽生产保护区7000万亩(含水稻和油菜籽复种区6000万亩);
糖料蔗:以广西、云南为重点,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1500万亩;
天然橡胶:以海南、云南、广东为重点,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00万亩。
划入“两区”地块的标准是什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
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
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
具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的条件:
风寒侵袭少、海拔高度低于900米的宜胶地块。
二、建立“两区”有什么意义?
对于农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张元红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对于被划定在“两区”范围内的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在这些地区的农民,如果你从事生产的项目与国家功能区生产的项目是一致的,就会享有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国家的财政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银行信贷的支持、科学技术投入的支持等等。这对保护区的农民来说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于国家: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国务院出台意见建立“两区”,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
“从国家战略上考虑,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不管面对什么情况,粮食主产区的功能不能改变,不能单纯考虑因其他的经济收入或者农产品的其他收益而放弃粮食,所以对于承担粮食主产区任务的省份来说,粮食占据重要的地位,要给其一些支持。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也同理。东北的大豆质量好、品质优、产量也高,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油料作物,但是由于国外大豆的价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一些,东北的大豆就出现了市场支撑不住的情况,然后大豆的种植面积就会出现逐步减少,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受制于国外。在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咱们自己生产可能不合适,但是还必须得生产,保持产量的必要能力和实力,这是‘两区’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
三、划入“两区”之后有什么“不一般”?
作为国家非常重视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各方面建设都会得到重点支持。从已经公布的措施来看,无论是人还是地,都将得到现代化的综合提升。
农田水利会更棒
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加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老龄残次、低产低质胶园更新改造,强化胶树抚育和管护,提高橡胶产出水平和质量。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将成主力
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的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要,优化生产结构,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全程机械化、大数据将更普及
抓紧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以“两区”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四、国家将对“两区”提供哪些资金支持?
愿景是美好的,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助力。在发布的文件中,国务院对涉及到“资金”的政策进行了说明。
加强基础设施
把“两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积极向“两区”倾斜。创新“两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统筹资金 完善补贴
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两区”范围内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
创新金融 农业保险全覆盖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在符合条件的“两区”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加大信贷支持
完善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联动机制,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
推动“两区”农业保险全覆盖,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两区”建设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国务院的文件刚刚出台,目前刚开始分解任务,根据标准开始划定地块。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划定标准和任务,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产销平衡等情况,将本省(区、市)“两区”面积细化分解到县(市、区)。要将产粮大县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重点县。
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
在科学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