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研究所留学生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国际生态学主流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Ecosphere》连续发表了生态林业研究所来自南苏丹的硕士留学生Meta Francis Justine研究文章“Dynamics of Biomas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across a Chronosequence of Masson Pine Plantations”、“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soils varies across a Chronosequnce of Pinusmassoniana Plantation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文章采用年龄序列方法,选择川南地区1,3, 5, 7, 9, 15, 21, 27, 33和 3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地上植被碳库和地下土壤碳库的估算研究长江上游低效人工林形成过程中的碳汇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 马尾松树木年龄是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碳固持的主导因子;2) 马尾松成熟林分更利于碳的固持过程,而幼龄林分表现为碳的矿化过程;3) 土壤微生物在各林龄土壤碳和氮的再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4)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与地表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Meta Francis Justine同学是由杨万勤教授和吴福忠教授共同指导,硕士期间针对川南地区马尾松低效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过程中碳汇功能进行研究,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在生态学领域内主流杂志发表SCI论文3篇,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182,内容涉及人工林碳汇功能、森林物质循环过程、凋落物分解过程及机制等领域。Meta Francis Justine同学将于今年6月硕士毕业,正积极申请继续在生态林业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