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院士论“稻”,稻亦有道!育种攻关确保国家“口粮安全”
4月12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隆重召开。在三亚论“稻”主论坛上,水稻产业领域10位院士齐聚一堂论“稻”,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嘉宾参与。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帼蓉 植仁政 李伟文 摄影 郑建斯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自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在三亚发现“野败”雄性不育材料至今,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农业发展绿色化态势鲜明,形成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新需求。各位院士从杂交稻育种进展、分子育种、粳稻现状、产业机械化、农药创制等中国水稻创新发展的主流方向,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为今后的水稻科研定位、产业化方向以及南繁种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提供科技支持。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杂交水稻让中国人端牢“饭碗”
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水稻育种产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袁隆平指出,从超级稻第一、二、三、四期攻关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实现到超级稻第五期攻关16吨/公顷的努力,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与中国人的“饭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会前,参会者争相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握手。
目前,“两优培九”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每亩均产550公斤;“Y两优1号”在全国推广面积达800万亩,每亩均产600公斤;“Y两优2号”在全国推广面积达200万亩,每亩均产650-700公斤。“我国水稻的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袁隆平直言,杂交水稻具有根系发达、稻穗大、产量高的优势,在同等种植条件下,比一般品种高产20%以上。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现有1.5亿公顷稻田,但是杂交水稻还不到10%。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若有一半种上杂交稻,可以多养活4-5亿人口。
据悉,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表现良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同样很好,较当地的常规品种增产显著。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外国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6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印度有200多万公顷,然后是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杂交水稻可较当地品种增产30%至4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杂交水稻可较当地品种增产20%至25%。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
籼稻的产量,粳稻的品质
水稻育种创新是水稻科技创新的核心,对提升我国水稻产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育种利用现代信息和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从基因到整体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实现从传统“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精确育种”的跃升。
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是育种学家长期奋斗的目标,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表示,围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向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向转变,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有助于打造理想水稻株型。“目前我国水稻平均亩产400-500公斤,如果能达到800-900公斤,就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 Plants杂志。我国科学家利用品种设计的思路,实现了高产优质水稻的高效培育。该项研究给予了品种设计育种研究领域新的启迪,将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李家洋研究组致力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克隆了包括理想株型调控基因(IPA1)在内的一批重要的高产调控基因,并揭示水稻蒸煮品质主要受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组成的遗传网络的调控。通过“品种设计”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在高产的基础上,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口感风味等方面均有显著改良,成功实现了"籼稻的产量,粳稻的品质"的理想目标。
中国粳稻大发展
“米袋子”撑起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粳型超级稻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迅速扩展到大江南北,飘香华东、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各地。中国粳稻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据显示,中国粳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国粳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44亿亩,总产量7262万吨,分别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32%和总产量的35%左右,平均单产504公斤/亩。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粳稻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籼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介绍,2016年早籼、中晚籼、粳稻每50公斤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33元、138元和155元,粳稻分别比早籼稻、中晚籼稻高17%和12%。2000-2015年,粳稻价格涨幅分别比早籼稻和中晚籼稻高3%和13%。
稻米的消费总量下降,粳米消费却在增长。2000至2015年,全国人均稻谷消费总量从152.8公斤下降到141.8公斤。其中,粳稻人均消费量由37公斤上升到52.8公斤,净增15.8公斤。籼稻人均消费量则由111.3公斤下降到98.7公斤,净减少了12.6公斤。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方地区居民出现了面改米的消费倾向,品种以粳稻为主。南方城镇居民消费粳米量也在逐渐增加。中国人均粳米消费量快速增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粳稻发展成为影响口粮安全的关键因素。
从国际粳稻发展水平来看,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生产水稻,主要集中在亚洲,产稻国90%以上以籼稻为主,粳稻生产国很少。2015年国际稻米贸易量4167万吨,其中粳米贸易量为338万吨,仅占8.1%。籼米的贸易量为3127万吨,占75%。由于国际市场粳米的供应量有限,中国只能靠自己解决粳米的供应问题,因此扩大粳稻生产势在必行。
针对中国粳稻产业的发展,陈温福提出了五个建议,一是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二是加强育种研究,培育抗病、抗逆、优质新品种,开发省力、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实现粳稻的优质高产。三是加强生物与非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包括远程病虫害防控技术、东北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预警防范等。四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五是实现水稻生产现代化,包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管理信息化等。
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供给侧改革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以一句话概况了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水稻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目前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最低,在水稻生产的诸多环节中,水稻种植是农艺最复杂、用工最多、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实现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难题,过去十余年,在罗锡文的带领下,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提供了一批先进机具,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在多个省份取得了一批水稻高产记录,从而带动了国内一批农学专家和农机专家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水稻机械精量穴播技术具有不育秧、不移栽、省工、节本、高效等优点,且能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盖等环节,能为水稻生产大大节省了肥料的使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谈及中国杂交水稻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强调了水稻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农民需要精简化的栽培、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以及稻米加工产业链的全产业链提升,来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我国目前种植水稻的人工成本过高,只有大力推进机械化才能降低成本,并有效减少土壤污染。”罗锡文说。
水稻生产机械化包括水田耕整、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水稻收获、稻谷干燥五个环节。罗锡文及其团队对这五个环节的技术和机具都进行了革新,实现了系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各地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不仅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水稻产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也指出,我国水稻实际生产中,没有发挥优质高产水稻的优势,全国平均产量仅430公斤/亩左右,这与我国已突破了1000公斤大关的水稻育种水平相距甚远。提高水稻在实际生产中的产量,需要有更好的栽培技术配套,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
水稻病毒病绿色农药攻关成功
“农作物病毒病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中的世界性重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在报告中指出,病毒病成灾重、发生面积大、防治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病毒种类多,包括15个科,73个属,977种病原病毒。水稻病毒病在我国各水稻种植区均有分布和流行,防治措施还局限在“治虫防病”上,对已经大面积爆发的水稻病毒病没有成功的防治经验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病毒病造成减产绝收、品质下降、农残超标、效益下降等,农民弃种弃收、上访事件频发,因此,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药剂的创制和田间应用技术尤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
新病毒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水稻主产区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稻区大流行,防控难度极大,是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重大病害。“农民渴望科学的防控技术。”宋宝安说。
宋宝安介绍,当前农作物病毒病防治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病毒的传播与流行机制十分复杂,媒介昆虫猖獗。二是高效抗植物病毒的药剂极度缺乏。Science杂志的最新统计,开发一个新农药,需合成14万个化合物,耗资2.56亿美元,历时10年以上。全世界登记的农药品种约2500多个,但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不到10个。我国常用的药剂为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三是病毒病与媒介昆虫综合防控技术缺乏。传统治虫防病方法注重单一的杀虫或防病措施,忽视虫病兼治措施的集成应用,导致盲目使用农药、防治效果差。
针对这些挑战,宋宝安及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973课题支持下,开展攻关。经过十年的创新研究,成功研发出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毒氟磷。通过完全的风险评价、独立评价、生态评价,确定毒氟磷是安全的绿色农药。
中国水稻“走出去”要科企结合
近年来,在“新、优、绿”的指导下,中国水稻育种、生产、服务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向全球输出中国先进技术。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水稻育种发展的新常态。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我国水稻育种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立足国内市场同时,也着眼于国际市场。
三亚,作为连接东南亚的桥梁,把国内外水稻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以及人才的相互输送,通过国家搭建的政策支持桥梁,沿着“走出去”路线图,探讨中国水稻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以及全球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张洪程指出,首届中国(三亚)水稻国际论坛的召开,就是推动中国水稻先进技术走向世界的最佳窗口。谢华安则认为,应该在政府指导之下,实现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走出去,带出去的就是科研单位的最新成果和技术。
中国工程院朱英国
东南亚各国的气候条件与三亚相似,在三亚适种的品种在东南亚国家大多也表现良好。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指出,红莲型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已较为成熟。
作为红莲型杂交水稻选育的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科研成果想要“走出去”首先要落地,水稻品种除了高产优质,还要适合当地的种植。同时,要把科研、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营的作用。
在院士谈稻环节,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