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野生稻并不“野”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野生稻基因组中有着人工选择驯化的痕迹,他们巧妙地证实有大量栽培稻基因流入野生稻群体。日前出版的美国《基因组学研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人员对已发表的大量野生稻和栽培稻基因组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全基因组分析发现,现存野生稻群体中有着大量来自栽培稻的遗传成分,甚至部分“野生稻”就是近期野化的栽培稻。而且亚洲不同地区野生稻群体,其遗传成分和本地种植的栽培稻成分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这些令人意外的证据,证明当前的野生稻应被视为一个“杂种群”,而非一个独立物种,它通过广泛的基因流和栽培稻联系在一起,随着栽培稻共同演化。这一发现也告诫人们,实施更加科学的野生稻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野生稻群体因其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一直被用来帮助研究者理解水稻驯化的起源。基于野生稻的证据,研究者提出过不同的水稻驯化模型。而这一新的发现改变了之前人们对于野生稻的认识,它将促使人们对之前基于野生稻的水稻驯化起源模型进行重新分析与思考。

据了解,普通野生稻一直被认为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也是水稻改良过程中的重要种质资源。水稻重大改良过程中的很多重要基因,如袁隆平创制“三系法”杂交水稻过程中关键的“野败”基因,就是来自于普通野生稻。野生稻也被证实含有大量的抗虫、抗病基因资源。因此,野生稻资源在应对未来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中具有重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