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进
发表日期:2017-04-12 10:56PM 阅览次数: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为研究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4月10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工作会议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所长步志高面对与会的100多位农科院所级领导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在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自2013年启动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以来,中国农科院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圆满完成试点期任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尽管在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对于实现全面推进期的总体目标——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农科院上下还是充满了信心。
做减法,从1026到332
“创新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而不是一个项目。”农业部党组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对创新工程的理解给了所长们更大的启发:“中国农科院要以此作为推动院所体制机制全面改革的重要抓手。”
改革必然有破有立。
4年零2个月来,中国农科院梳理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4个学科领域、332个研究方向;完成了学科布局的调整优化,32个研究所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整合为现在的332个科研团队。通过做减法,“较好地解决了研究方向交叉、重复、小而散等问题,定位更加准确,发展重点和方向更加突出。”吴孔明说。
虽然是减少了团队数量,但随着三级学科体系的顶层设计完成,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却大大增强了研究所的发展动能,实现了科研竞争力的加法。
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周雪平带领班子调整学科及研究室,由原来的10个减少为7个。他们根据学科需要全球招聘学术带头人,并采取全方位激励和服务措施,从年薪制、启动资金、实验室、住房、助手、招生等方面给予人才最大的支持。
而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学科方向带科研任务组建创新团队,打破原有38个课题组界限,围绕6个学科领域,按照23个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已组建21个),整体推动学科发展。所长刘春明介绍,作科所已建成保存总数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设施体系。进入创新工程以来,获得国家级奖6项,审定新品种76个(国审19个),SCI、EI收录论文725篇。
在哈兽研,创新工程实施后,步志高带领的班子是这样定义研究所的:重大动物疫病、烈性人兽共患病和外来病研究领域学科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国际一流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为此,他们14个创新团队的175名研究人员分布于四个学科之下。
“十三五”期间,哈兽研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个共1.56亿元,主持课题8个共4000万元,参加项目28个共3200万元,累计合同经费2.28亿元。创新工程实施期间,基础设施等建设投入超过15亿元,其中2/3来自成果转化收入积累。同时,新增国际合作研究平台5个、国际资助项目11项,共计217万美元、18.5万欧元、5000万日元。
“通过四年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科研院所发展的模式,这种以团队为基础的长期稳定支持,符合农业科学长期性、长产业链、解决重大问题的学科特点。”唐华俊说。
再认识、再调整、再努力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科技需求日益加大,同时国家对科技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农业科技加速发展。这些新形势新要求,是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面临的全新挑战。
因此,吴孔明指出,在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摆在农科院面前的,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有部分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深化,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其次,学科体系和区域布局仍然落后于产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部分研究所对学科调整、战略转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再次,人才引育手段和扶持措施力度不强,领军人才流失压力不断增大;领军人才总量偏少、年龄偏大,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匮乏;管理、支撑、转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此外,协同创新机制亟待完善,顶层设计不够,跨学科、跨研究所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科技资源分散、封闭、重复现象,联合协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下简称“环保所”)所长任天志研究员就谈到了南方稻区重金属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任务实践的不易。
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是中国农科院启动的第一个协同创新任务,“没有参考的路子,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任天志说。
为了克服种种困难,他们组织成立专家组,对任务实施的整体内容、技术路线等进行把关。专家组对任务实施进行跟踪、考核和提出改进意见,考核结果可作为协作团队退出或保留的依据。他们初步探索建立了《协同创新项目(任务)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适用范围、责任人和运行机制、知识产权归属、考评与动态管理等。
经过两年的协同研究,已经初步确定了典型重金属污染区域的主要镉污染特征及来源,首次发现了影响水稻对镉吸收转运的关键通道;开发出了脱镉再造米新工艺;研制出有应用推广前景的3种降镉叶面肥、2种钝化剂和微生物制剂;筛选出20多个兼具高产优质和低镉积累特征的水稻新品种。
面对困难,唐华俊提出了3点要求。首先,要再认识创新工程,创新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中国农科院要以此作为推动院所体制机制全面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次,要再调整定位,包括各所的定位、学科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和评价制度等;最后,要再努力,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实施,不仅要把文件吃透,还要解放思想、加强管理、用心工作、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敢于担当。
集团作战,走向世界一流
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具体包括:完善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高地;引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核心关键科技问题;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为此,中国农科院部署和启动了19项协同创新任务。通过实施跨研究所、跨学科领域的科研大联合大协作,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供给质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这19项协同创新任务在大数据、降本增效、环境保护、培育新品种等方面均有覆盖,其中“农作物基因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多元异构农业大数据关联发现与计算挖掘”等将探索农作物基因规律、建立以农业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体系,“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等任务则是为了形成主要农作物高效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成熟技术示范模式。
此外,改革将进一步完善以持续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方式,创设符合农业科研创新要求、责权利明确、层次分明、协作高效的科研团队运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现有332个科研团队,除新建研究所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外,原则上不再新增科研团队,保持团队相对稳定。“全院创新团队要建立一个退出机制,通过中长期绩效考核来评价创新团队。”唐华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吴孔明介绍,要打破学科界限,整合院内外创新力量,加强协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跨所的协同创新行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合、前后衔接”的协同创新机制,改“单兵作战”为“协同攻关”。
唐华俊还特别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革命性重大成果。“十三五”期间,要培育一批包括原始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研制等全链条创新的革命性重大成果。包括加强原始创新,加强农业生物基因组、变异组与表型组学,农业合成生物学与分子设计育种,农业生物与环境互作,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创新研究;攻克绿色生产技术,进一步加强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培育重大品种,力争打破大动物品种和高端设施园艺作物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和质量监控水平;加强宏观战略研究。
“2017年将是‘十三五’计划实施非常重要的一年,也将是科技创新工程从试点期到全面推进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唐华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