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产业扶贫:深山中药材助农“摘穷帽”
中新网兰州4月12日电 (记者 崔琳 李亚龙)留守妇女按照粗细、尺寸将红芪分拣出来,再对它们进行“去头剪尾”、晾晒、装袋等粗加工,动作十分娴熟。“这份工作可以持续2至3个月,每天可获得报酬80至100元不等。我们以前农闲没有收入,这笔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绰绰有余,同时还能够照顾到家里。”农妇王宏宏说。
在甘肃陇南武都区,春耕前,许多留守妇女受雇于当地中药材经营者。陇南米仓红芪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全林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透露,红芪鲜货的采摘、加工等劳务,粗算下来每100吨红芪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70万至80万元。
当地留守妇女整理红芪。殷春永 摄
“武都区种植红芪历史悠久,具有花斑、皮色红润、粉质充足等特点。尤以其境内1700至2000米之间红土地带生长种植的‘米仓红芪’为佳,它是荣获国家外贸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的独特品种。”作为武都区红芪协会会长,朱全林介绍,被誉为“千年药乡”的甘肃陇南山大沟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农户发家致富基本都靠种植中药材,高山上的大瓦房也全是依靠种植红芪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在武都区政府的倡导扶持下,当地“协会+合作社+农户”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日渐成熟。朱全林说,他种植红芪20年之久,如今武都区红芪协会会员已遍布36个乡镇、80余个专业户团体。同时,该协会每年收购6000至8000吨红芪鲜货,年均有数十万元的纯收入,能长期带动1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经他公司加工的红芪还出口至台湾等地,每斤出口价为60元左右,基本都能卖出去,带动农户增收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当地留守妇女按照粗细、尺寸将红芪分拣出来,再对它们进行“去头剪尾”、晾晒、装袋等粗加工。殷春永 摄
无独有偶,汉夫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汉夫,也是中药材产业种植“带头人”。十年前,他曾是一名长途汽车司机。他坦言,跑车赚钱虽然多,但风险太大,不像现在把钱投资在中药材地里,今年挖了明年还能挖,明年挖完后年接着挖,虽然背了贷款,但心里踏实。
杨汉夫告诉记者,他2012年种了40多亩中药材,2013年就发展达百亩,到2014年更达300多亩,去年收入了八九十万元,长期雇用的劳工涉及150余户,按天发给女工80元、男工120元。
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表示,当地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油橄榄、花椒、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成为加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独特优势。其中,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红芪、黄芪、党参、穿龙薯蓣、猪苓为代表的五大特色优势药材。据统计,武都区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余亩,总产量2680万公斤,实现产值3.6亿元,中药材已成为民众精准脱贫的朝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武都区注重提升产业层次,当地官方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企业和能人大户通过承包、入股、租赁等方式,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种养殖业,提高农业抗风险和应对市场的能力。
田广慈说,随着兰渝铁路、渭武高速、武九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建成,武都的区位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为中药材、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创造条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