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所在农业灌溉对黄河流域区域气候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农业灌溉主要通过人为改变地表水分过程,进而影响区域气候。针对土壤湿度变化引起的区域气候效应在国内已有很多的研究工作。以往的研究在模式中对于灌溉的描述还不够准确,因此发展农业灌溉参数化方案并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是认识农业灌溉的区域气候水分效应的有效途径。
基于Noah陆面模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陈亮发展了一个农业灌溉参数化方案,并将其耦合到WRF区域气候模式之中,利用此耦合模式对黄河流域进行了长期的(2001-2010年)区域气候模拟。这项研究已在《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结果表明当引入农业灌溉参数化方案后,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区的地面气温降低约0.1~0.4摄氏度,同时感热通量相应减小以及潜热通量相应增加,在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区域,感热(潜热)通量减少(增加)可以达到10Wm-2以上。农业灌溉所引起的冷却效应与蒸发和能量通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另外抬升凝结高度和边界层高度的变化导致云量的增加,从而引起辐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表通量和土壤湿度的变化,最终影响地面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
论文信息:CHEN Liang, MA Zhu-Guo, ZHAO Tian-Bao, LI Zhen-Hua and LI Yan-Ping, 2017: Simulation of the regional climatic effect of irrigation over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doi:10.1080/16742834.2017.1313681.
图:控制试验(CTL)和灌溉试验(IRR)模拟的2001-2010年夏季平均感热和潜热通量以及IRR与CTL模拟结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