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区”建设 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长久基础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两区”的划定和建设。业内人士指出,推进“两区”建设,不仅是中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供需对接,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长久基础。
科学划定“两区”土地
在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胜看来,农业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对气候、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农业发展不仅仅是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更要遵循生命规律、自然规律。陈文胜指出,那些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往往是特定地域的产物。
针对土地与农业的关系,《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58亿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同时,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从而使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两区”建设还将格外注重土地划分的科学性。比如,根据《意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将同时具备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等条件;而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则要满足风寒侵袭少、海拔高度低于900米等条件。
自给水平将会提高
那么,中国在农业方面划定和建设“两区”有何意义呢?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目前的农业结构主要是在过去解决温饱的诉求下形成,因此未来农业发展则要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从而重新实现供需匹配。“两区”的划定和建设,旨在通过培育主导产品、主导产业、优势产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国务院推动农业“两区”建设,主要目的就在于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共同提升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田间地头。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农业比较重视增产增收,因此在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划定方面也相应地比较看重数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就容易导致在土地调配时出现‘以劣补优’的现象,从而不利于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李国祥说。
与此同时,在“两区”建设具体落实上,《意见》也给出了实招,如: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等。
农民增收基础更牢
不久前,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实现“增收入、保供给、优生态”的三元目标。在主攻方向上,就是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由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作为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划定并建设“两区”,最终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广大农民实现增收的“钱景”。
“需要看到,虽然农产品种植、工业生产、新型城镇化需要土地,但农业自身向更高级、更综合形态转型同样需要用好土地。可以说,划定并建设‘两区’恰恰在于为农业全面发展解除束缚。”李国祥表示,尽管“两区”建设短期内不太可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但从长期来看,“两区”建设一方面将为农产品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将促进涉农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从而为农民增收打开更多空间。
事实上,农业全方位融合发展正在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势态良好,过去一年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吸纳了从业人员845万,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成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