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差异化之难
品种同质化严重是人们公认的一个事实。黄淮南片的审定品种以周麦和矮抗58为亲本的居多,黄淮北片参试品系中济类材料占据了相当比例。品种同质化导致的生产风险越来越严重,2016年黄淮南片发生了严重的穗发芽和赤霉病,2015年发生了严重的锈病,之前几年也灾害不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人们再也不能忽视品种同质化的问题,但从近来公布的河南省2017年审定品种名称目录来看,仍以周麦和矮抗58血缘居多,改变并非易事。
这说明了育种人如果不使用周麦和矮抗58作为亲本,参加审定可能没戏。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
1、育种与需求脱节。育种在“赶考”,而实际需求早已变化了。一方面,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抗寒性、穗发芽、赤霉病、锈病频发,灾害不断,但那些老亲本缺乏抗性,难以应对。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们的需求呈现更加优质化、个性化的趋势,同质化品种难以满足。
2、育种研发系统形成了一种惯性,从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的眼光,到育种人的眼光,大家的审美标准空前一致,多样性无法产生,标新立异死路一条。
3、审定制度变革滞后。虽然近来增加了绿色、特用类型,但收到效果仍需若干年之后。何况,审定制度并没有放开,体制没变。应该让市场来选择品种。让市场选择品种就没必要设置一道道“门槛”。
人们会认为原因是缺乏真正可用的差异化材料。但真正可用的差异化材料从哪儿来?首先是对需求差异化的认知,其次是差异化的思维方式,之后才有差异化的材料和品种。一方面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对需求高度敏感。我始终认为,人们不应该仅仅盯着品种审定制度,管他什么“供给侧”!明天他又弄出一个新名词。始终瞄准需求、认清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气候生态变化趋势打提前量,始终瞄准需求侧,真正解决需求问题才是王道。
“创新本身就创造了新的需求”!苹果手机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有真正好的差异化的产品,我认为就是创新。在这方面,人们不必画地为牢,进行产品设计需要想象力,也需要接地气。想象力过于丰富,脱离需求或不能创造新需求的固然不可取,育种需要走正道,过于现实的也没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