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的商业逻辑:“资本+ 并购+ 全球化”

前言

今天从一个资深农业证券分析师的角度述说种业的发展逻辑。

1. 种业的特性

“种子”和“农艺”是提高种植效率的两种有效途径,即所谓的“良种”+“良法”。种业,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满足作物高产、抗逆、高品质、机械化、易加工的需求,采用生物技术,定向改良作物性状,从而使作物商品种子产生较高价值的生物产业。


▲ 来源:吴立

1) 自然特性:时间局限性

受农作物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种业企业的生产、销售、盈利都与季节相关。例如,四季度是国内玉米、水稻种子的销售旺季。


▲ 来源:吴立

同时,同一种作物的生长,受到地域的限制。而地域所代表的是:光热条件和降水。全球来讲中国水稻在资源上占据优势,全国来讲,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品种优势。


▲ 来源:吴立

2) 科技特性:高投入长周期

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农业研发方面的投入在农业绩效方面的回报率最高。然而由于农业研发的基础性,农业研发主要依赖公共支出。而一个国家在农业研发的支出额度和比重,与这个国家本身的经济实体相关。因此,美国在农作物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作物生物科学的研究机构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



▲ 来源:吴立

种业是农业中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其发展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从公司角度来看,育种水平决定了企业是否能收获能在市场上叫好的产品。一个相对优势好的品种,能支撑起一个企业相当的规模。典型的例子就是孟山都当年通过转基因技术弯道超车先锋种业,成为全球最大种业公司。


▲ 来源:吴立

当前阶段,美国是种业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而先进的科技主要掌握在“Big 6 手中。这些国际种企巨头的科研实力,是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以及持续收购实现的。

从种业发展史来看,70 年代开始,推动种业生物技术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从大学研究机构分离出来的掌握了一种工具或基因序列的 SME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经过两轮的 SMEs 高潮,到 2008 年仅剩下 30 家存活下来。在这 30 家中,有 27 家是被大公司收购而得以生存。其中有 20 家就是被“Big 6”收购。

现阶段,国内生物科技实力极弱,类似于 SMEs 这类以作物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国几乎没有。但总体而言,国内种业科研基础厚,只是实力分散。中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 1100 多个,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 400 多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 5000 余个,搜集、整理种质资源 35 万份以上。


▲ 来源:吴立

3) 政策特性:依赖政策扶持

种业,是关系到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尤其是涉及到玉米、大豆、水稻等粮油作物的种子,政策因素对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这种政策主要体现在保护本土种子企业及市场,规范及扶持国内种子行业的发展等方面。例如,国内对于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有着明确的限制:

对外商投资粮食、棉花种子产业,不允许外商独资,合资公司必须由中方控股。

对外商投资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审查也日趋严格。

外商投资转基因生物研发、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更是明令禁止。

4) 商业特性:规模相对有限

种业可以分为三大市场,北美、欧洲、亚洲和南美。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Inc 的数据显示,2013 年,北美为全球最大市场,为 139.6 亿美元。其预测,全球种业市场在 2020 年将达到 720.9 亿美元。欧洲地区种业市场的发展将趋于成熟。而亚洲和南美地区 2014~2020 年为 7 %,是全球种业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品种来看,玉米和大豆是最主要是种子品种。2013 年,玉米种子市场规模 200.7 亿美元,而大豆为 80 亿美元。其中,2013 年转基因种子的市场价值达到 214.5 亿美元,预计到 2020 年会增加到 425.3 亿美元,占据种子市场多半的份额,年化增长率为 10.3%。



▲ 来源:吴立

2. 国际种业巨头的成长共性:资本+并购+国际化


种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行业巨头成长壮大过程中的三条共性:1)依附于资本实力雄厚的农化或医药集团存在。2)在资本支撑下通过持续并购迅速做大。3)通过走向国际化打破成长瓶颈。

1) 种子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不确定性强

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对于资本投入要求越来越大。而种子与农药、化肥等其他农资相比,市场容量偏小,单纯种企的资本实力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向外寻求资本支持。种业对资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及并购资金两方面。

对于农化集团而言,其天生就与种子行业具有协同效应,产业协同使得其具有渠道优势,加上农化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农化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来主导种业的并购。典型的就是杜邦公司并购先锋种业,孟山都从农药领域向种子延伸。而医药集团向种子的延伸,则是建立在其生物分子科研技术上与育种的共性而产生协同效应。

同样,由于品种研发的不确定性,通过并购手段既能来吸收竞争对手,也可以帮助公司迅速完善补充品种体系,节约自主研发的时间成本。

2) 农业生产具备天然的地域和政策阻隔性


这使得单一种子的推广区域有限。单个国家范围内的种子市场规模天生存在瓶颈。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种业是农业的基础,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考虑,种子生产、销售在不同国家间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垒。打破国别行政壁垒需要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在当地的长期技术积累。将自身的育种技术优势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结合,研发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能够走出这一步的企业寥寥无几。而一旦实现这一步跨越,种子企业就可以打破本国种业市场空间的限制,重新获得无限发展可能。

3) 几个代表性国际种业成长简史

(1)孟山都
孟山都创始于 1901 年,创始人是约翰〃奎尼,公司以其妻子奥尔加〃孟山都名字命名,当时主要生产糖精。该公司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其生产的旗舰产品 Roundup 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剂。公司目前是转基因 (GE) 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占据了多种农作物种子 70%–100%的市场份额。公司的理念是: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通过创新帮助全球农民实现产量的快速增长。

目前,孟山都在转基因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拥有抗农达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众多优势产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21 世纪以来公司凭借在转基因技术上面的优势,实现了收入利润巨幅增长,超越杜邦先锋成为全球最大种业公司。

稳定在 10%以上的研发投入是孟山都在转基因种子领域爆发的基础。大量的并购整合是孟山都完成转基因种子产品和市场布局的主要手段。其发展历程是一个以并购为主要手段,实现研发能力的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完善的发展历程。



▲ 来源:吴立

(2)杜邦先锋


杜邦先锋的前身为先锋种子公司,是由被称为美国玉米杂交种子之父的亨利〃沃莱特先生在1926 年创建的,世界上第一家玉米杂交种子公司。1999 年为杜邦所全资收购,成为其子公司。

如今杜邦先锋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公司,2015 年种业收入达 67.77 亿美元,全球种业市场份额为 18%,其中玉米种子和北美市场仍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和主要市场。公司理念是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和供给的可持续性。


▲ 来源:吴立

杜邦先锋曾依靠育种技术领先和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实现行业龙头的地位,如今也因为转基因育种技术不如孟山都而退居次席。


▲ 来源:吴立

(3)先正达


先正达品牌的历史不长,是 2000 年由两大制药巨头诺华与阿斯利康的农业部门合并而来;公司目前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农化和种子业务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三,历史上推出过 DDT,百草枯等经典农化产品,上世纪 70 年代进入种子市场,通过不断兼并收购发展壮大。2015 年实现收入 134.1 亿元,净利润 13.39 亿元。公司的发展战略:一体化农资服务、创新、超越。其经营理念是:在这个人口日益膨胀的世界中,通过提高全球农业生产力,以可持续性的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 来源:吴立

先正达的核心战略:发现和发展超越单一产品模式的整合解决方案,打破原先植保与种子相垂直分开的管理格局,实现两条线揉搓在一起。


▲ 来源:吴立

3. 变革前夕的中国种业 龙头迎来做大良机

1) 品种换代前夕:静待新的王者

(1) 国内主要农产品种子均进入换代前夜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换代是以一个大品种为主要特征。该品种较上一代品种有全面优势,种植面积极大,一般的还有些补充品种并存,但在面积和影响上较该品种影响要小的多。

小麦:我国的小麦共进行了 8 次品种更新换代,主要的省份基本上实现了 6-7 代品种换代。值得密切关注的是,麦种当前种植的是常规种。如果能够实现杂交化种植,将是最小麦品种换代的最大里程碑。

粳稻:随着经济的发展,粳稻需求量持续增加。种植区域从原来的北方向南方的江苏、浙江、淮河流域等地扩张。粳稻在北方已经进行了 7 次品种的更新换代,在南方因改种晚,普遍进行 2-4 次品种换代。粳稻杂交化的研究在我国已经进展了多年,但在制种和品种稳定性上还有待突破。

棉花:棉花已经进行了 7 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当前主栽的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棉花。我国三大棉区当前种植品种差异极大,新疆棉区以常规棉为主,黄淮棉区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主,长江流域棉区以杂交棉为主。当前都在品种换代的前夜。

籼稻:南方籼稻分为早稻、晚稻、中稻;大生态区有长江上游、长江下游和华南稻区等,所以品种换代差异极大。就长江下游而言,走过了矮秆化——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的历程。总体而讲,普遍经历了 6-7 代品种。当前推广面积居前的扬两优 6 号、新两优 6 号等,其不育系均源自于广占 63 系列。经过这么多年的推广,品种逐渐老化。常规稻由于米质好等原因,在局部区域内有恢复的态势。因此,杂交籼稻在“籼改粳”的压力下,现在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品种更替浪潮。新一代品种,除了实现基本的稳产、高产外,还需具备米质好、抗稻瘟等品种特性。

玉米:杂交玉米单交种普及以来,共经历了六代品种的更新换代。当前,玉米春播中晚熟区以先玉 335 为代表的“美系血缘”(玉米的 6.5 代品种)为主栽;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以郑单 958、浚单 20 为主栽、以先玉 335 为代表的“美系血缘”跟进、多品种发展的混乱局面;西南玉米区仍然以稀植大穗品种为代表。


▲ 来源:吴立

我国杂交玉米大约 4、5 年左右就要出现一代品种,这样不仅种植风险小,而且快速的提高了玉米的单产。但我国的第六代杂交玉米郑单 958 国审于 2000 年,已经种植了 15 年,成为最大种植面积品种也已经有 10 年之久。先玉 335,国审于 2004 年,也已经有 11 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也超过了 5 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因为从郑单 958、先玉 335 之后,中国的育种界开始陷入模仿育种的怪圈。新推出的品种基本上都是“类郑单 958”和“类先玉335”两大系列,其产量和抗逆性没有超过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的水平,种植密度没有超过每亩 4500 株。目前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京科 968、隆平 206、登海 605、伟科 702 等虽然也各具特色,但是整体而言,品种的生育期越来越长,缺少新一代玉米大品种的资质。真正的第七代玉米大品种,必须“有郑单 958 的耐密性和适应性,有先玉 335 的灌浆脱水快和生育期”。而这类性状,正是为满足机械化玉米籽粒收获的需要。

(2) 品种次代更替,风险与机遇并存


品种的更替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的诞生。最近一次品种更替大潮是 6.5 代杂交玉米品种先玉335 的崛起(先玉 335 的成功更多归功于播种方式的革新,而非品种的变革,所以只属于 6.5代品种),帮助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在其巅峰期 2008-2011 年,实现业绩高增长。


▲ 来源:吴立

品种更替也意味着风险。由于国内一个新品种的商业化推广需要极长的时间,因此,错过了一轮品种的更替大潮,就意味着公司至少将错过 5-8 年的发展期。虽然现在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品种审定上有绿色通道的便捷,但是 2 年区试、1 年生产试验,外加 3 年市场导入期,品种断层带来的巨额机会成本,对于所有种企而言,均无法承受。


▲ 来源:吴立

品种更新换代的背后是企业的衰落或者重生。登海种业上市以来的发展历程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2006-2008 年,公司传统优势品种掖单系列品种老化,新品种登海超试系列推广不如人意,在崛起的郑单 958 的打击下,公司净利润下滑严重,在亏损边缘挣扎。但是,随着先玉 335 在 2008 年开始进入爆发期,公司经营也迎来重生。2009 年,公司净利润从 2008 年的 260.2 万增加到 9362.06 万元,暴增 3498.02%。先玉 335 的良好表现,为公司的品种研发带来宝贵的缓冲期。2013 年起,公司自主研发品种登海 605 开始崭露头角,接棒略显疲态的先玉 335,重新担起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大任。


▲ 来源:吴立

2) 政策变革期:市场化改革深化


(1)国内种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958-1978 年:“四自一辅”。1978 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四自一辅”的种业政策,即中国农民对于农作物种子的“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这个阶段农民以自留种为主,种业还未真正形成。

1978-2000 年:“四化一供”。1978 年是中国种业的真正开始,这一年中国种业进入了所谓的“四化一供”时期,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有计划组织供种的原则”。但是受限于旧有体制的限制以及从业人员认识的局限性,这个阶段国内种业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之中,产业运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虽然对产业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了至少一个世代。

2002-2011 年:《种子法》颁布,进入市场化探索阶段。2002 年我国的《种子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了新的时期,开始市场化的探索,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1)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放开和市场化经营,活跃了市场;2)明确了品种权和种质资源保护,重视和投资科研和育种发展;3)加快引进新品种和种质资源,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价值提升。

不足之处在于:1)体制改革不到位,科研育种的“双轨制”严重制约产业发展;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发展受阻,产业链没有形成;3)不规范普遍的市场行为十分普遍,侵权、套牌、虚假宣传等投机行为盛行。

2011 年- 至今:市场化改革深化期,新《种子法》颁布。这一阶段是种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期。改革的重点从销售、产权向科研、产业转移。总体方向通过提高产业门槛、鼓励企业兼并,淘汰落后种企,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科研机制改革、品种审定体制,建立高效率、可持续的种子品种研发体系,增强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比美国种业的政策演变逻辑,中国种业政策也进入了亟需建立完善商业化育种相关法律、政策的阶段,以促进种业研发有科研机构向商业实体转移,推动种业产业健康发展。


▲ 来源:吴立

(2)在具体政策上

2011 年 8 月颁布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抬高了种业企业的门槛。将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企业注册资本从 500 万元提高到 3000 万元,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 3000 万元提高到 1 亿元。国内种业经过市场化初期的无序发展之后,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种企数量开始迅速下降,从 2011 年的 8600 多家减少到 2014 年的5064 多家;平均每年净减少 1000 多家。


▲ 来源:吴立

2011 年 5 月,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农作物种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标志,“种业新政”中明确了提出了政策对未来中国种业的发展定位和构想,最核心的是明确了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的责任分工,强调由科研机构进行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构建商业育种体系,并强调了对于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强市场化监督管理。

2015 年 6 月 8 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种业“事企脱钩”工作的通知》,纳入脱钩范围的种子企业(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办的种子企业),要在 2015 年 12 月31 日前完成事企脱钩。逾期者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将截止于 2015 年 12 月 31 日,并即注销。进一步明确了事企脱钩时间表。

2015 年 11 月 4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种子法修订案。新修改的种子法共十章 94 条。此次新版种子法的修订,是中国种业发展进程中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修订方向主要是改革完善品种审定制度及登记制度,新增植物新品种保护,明确科研院所育种方向,加大种子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是种业市场化改革深化的体现,植物新品种保护则有利于推动品种创新,加强执法力度,有利于规范行业竞争环境。

总体而言,当前的政策走向,整体上沿着抬高行业竞争门槛,强化具备品种研发实力的种企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方向演进。

3) 市场分化期:竞争白热化

(1) 长期无忧,短期遇增长瓶颈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 819 亿元,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分种类来看,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水稻种子市场规模分别约 274.35亿元、165.54 亿元和 165.27 亿元,占比 33.49%、20.22%和 20.17%,是种子行业场主战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的萎缩,小麦种子市场规模首次超过水稻种子。


▲ 来源:吴立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现实,2014 年,三种粮食作物平均每亩成本为1068.57 元。其中,种子费用 57.82 元/亩,占总成本的 5.41%。而海外这一比例一般达到10%左右。可见,国内种子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 来源:吴立

种子市场规模=(播种面积×单位用种量)×商品化率×种子价格。分项来看,当前种子市场量增基本到顶,行业未来成长主要靠价格提升。而价格的提升主要将依赖于品种的改善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由于当前上市公司的品种主要以水稻、玉米种子为主,我们着重讨论这两个品种的市场空间。

(2) 水稻、玉米品种的市场空间


播种面积:

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东北平原、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三大产业优势区。其中,东北平原以种植旱作粳稻为主。杂交籼稻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东海沿海地区进行种植。

国内大米价格相对较低,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这导致国 20 年来内水稻的种植面积整体保持平稳状态。2003 年种植面积到达历史低点后开始有所回升,也总体增长有限。从 2005 年以来,10 年间水稻种植面积增长仅 5.07%,约为4.5 亿亩。


▲ 来源:吴立

此外,从种植结构来看,过去今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造成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杂交稻口感普遍不行。由于此前国内杂交水稻品种的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研发方向,对于口感的重视度不够,杂交籼稻的米质普遍不如粳稻等常规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大米米质的要求也在提升,这导致在江苏等长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将籼稻改种粳稻等常规稻情况。这进一步限制了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二是杂交稻种植过程复杂。常规稻可以用直播方式,虽然每亩用种量多一些,但不需要插秧,成本投入少。尤其是对种植大户而言。而杂交稻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插秧、育秧,人工投入高。从我们草根调研得知,杂交水稻一亩地种子费用需要 50-60 元,加上插秧育秧,光播种这一环节就的成本投入就得 300 多元/亩。而当前农户种田,更看重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单纯的高产量。


▲ 来源:吴立

我国玉米主要分为北方春玉米区(包括西北灌溉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以及南方丘陵玉米区。其中,北方春玉米区占国内种植面积约 46%,是最大的玉米种植区,种植方式以玉米单作为主,一年一熟。黄淮海玉米区以夏播玉米为主,种植方式为冬小麦及夏玉米轮作。


▲ 来源:吴立

过去 15 年,在饲用玉米需求迅速增长的支撑下,东北地区玉米持续替代大豆种植,使得玉米播种面积持续增加。2000-2014 年,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 60.81%,从 3.47 亿亩增长到 5.56亿亩,年均新增 1402 万亩。2007 年,玉米种植面积超过水稻,2012 年玉米产量超过水稻,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的大规模增加是最近十年来杂交玉米种子市场扩大的根本动力。但是,这 10 年来玉米种子面积的增长是以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换来的。在马铃薯也成为国内第四大主粮的情况下,玉米播种面积的增长已经缺乏替代对象,再加上于耕地总体面积的限制,玉米播种面积的增长空间已经很有限了。


▲ 来源:吴立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从 08 年起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主要在 10 月份至次年 4 月。政策性收储使得最低收购价逐渐变成了最高市场收购价,这是支撑过去几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而这也意味着,当政策开始转向时,国内高价玉米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东北四省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标志着国家玉米产业政策的重大转变。2015 年 9 月 18日,玉米临储价格七年来首度下调至 1 元/斤。2015 年 11 月 2 日,农业部首提《“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 年)》,力争到 2020 年,“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以及西南石漠化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 1/3 左右)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 1 亿亩,比目前减少 5000 万亩以上。2016 年 3月 25 日,据《内蒙古新闻联播》消息,今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将正式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秋收上市后,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入市收购,国家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实际种植者手中。玉米开始市场化定价的漫漫熊途。


▲ 来源:吴立

单位用种量:

从趋势上看,种子质量提升,种植方法改进,使得每亩用种量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例如,随着玉米种子单粒播方式的推广,玉米种子每亩用种量在过去 10 年间每亩减少了月 1公斤种子。但总体而言,每亩用种量的变化非常缓慢,对市场容量的影响相对有限。


▲ 来源:吴立

商品化率:

过去几年,国内种子商品化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014 年,全国主要农作物需种量为 101.29亿公斤,其中,商品种子需种量为 70.98 亿公斤,商品化率达到 70.08%。其中,杂交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的商品化率已经达到 100%。未来商品化率的提升方向在于杂交小麦种子以及杂交粳稻技术的进步。


▲ 来源:吴立

种子价格:

种子价格的提升空间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种粮比的提升。种粮比指的是种子和粮食价格之间的比例。国内玉米种粮比近几年提高较快,在 10:1 左右。对比美国 20-30:1 的种粮比,还有 1-2 倍的提升空间。而水稻种粮比则一直维持在 5:1 以下。种粮比的提升将依赖于粮食价格的提高以及能够给种植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优质品种的出现。但是 2015 年,随着高库存压力,国内粮食价格进入下跌趋势。虽然说种子价格占种植成本中很低的比例,受影响较小,但是农民种植收益的减少,仍将不可避免地制约了种子价格的提升空间。


▲ 来源:吴立

二是同质化种子退出市场。目前,由于国内绝大部分种企缺乏研发能力,种子同质化严重,加上执法环境不够严厉,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劣、套牌、缺乏竞争力的种子。这些种子的生产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到破坏了种业的市场秩序。只有经历过市场的波动,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些同质性产品、套牌产品才会逐渐将市场份额让位基于研发优势诞生的优质、高产的好种子,从而带动种业市场规模的整体增长。目前的种子市场已经进入了分化期,同样是玉米种子,零售价最低的甚至只有 12 元/亩,高价如垦丰种业的德美亚 1 号,5万粒包装的种子零售价 1150 元,折合每亩 120 元。


▲ 来源:吴立

4) 种业库存过剩成常态

2015 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 342 万亩,增加 47 万亩,同比增幅 15.93%,制种量 11亿公斤,同比增加 12.24%,从 2014 年的制种底部略有反弹。由于需种量的增加,杂交玉米种子库存预计下降到 8 亿公斤,库存消费比降到 68.96%。行业整体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2015 年,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 143 万亩,增加 3 万亩,同比增幅 2.14%,制种量 2.6 亿公斤,同比增加 8.33%。2015 年杂交水稻种子总供给量为 3.55 亿公斤,预计 2015 年的大田用种和出口合计需种量约 2.45 亿公斤,则期末库存水平将降至 1.1 亿公斤左右,市场压力有所减轻。从结构上看,三系杂交稻种子过剩严重,两系杂交稻种子供求基本平衡,受灾严重的两系稻品系种子还可能出现供应偏紧情形。

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内种子高库存已经成为常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同质性种子的市场空间在缩小,只有拥有品种差异化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壮大。


▲ 来源:吴立

4. 重塑期: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升级

1) 商业化育种体系重塑产业结构

种子行业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育种——制种——销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种子行业分成独立的三个环节。有科研院所负责育种,由种子企业进行制种,最后由各地种子站进行销售。2000 年种子法出台后,上述情况有所改变,产业分工不再那么明确,出现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

目前我国种子品种主要来自于农业科研机构。存在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科研人员发起成立公司,以原来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为企业的科研骨干,专门从事种子研发。这类企业自身基本不制种或者销售,而是授权其他种子企业经营,以收取品种授权使用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由于品种研发耗时长、风险大,因此,除了极少数企业外,这类公司更青睐于从事短、平、快的类亲缘项目开发,普遍缺乏真正的品种研发和创新能力。

另一种则是由农科院发起设立种子公司,由自己进行品种研发,并拥有自己的制种基地和销售渠道,如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这类企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强,通过对产业链价值的挖掘获取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典型如依靠莱州农科院成立的登海种业、依靠湖南农科院建立的隆平高科等。

在制种环节,也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与农科院合作,向其购买品种使用权,然后公司自行制种销售。这种经营模式回避研发风险,经济效益见效快。但问题在于,很多良种农科院并不仅仅只是独家授权一家企业进行推广,更常见的是授权多家联合推广。如京科 968 是由 5 家企业联合推广。这种经营模式下,当库存增加时,很容易出现价格竞争,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滑严重,且缺乏发展后劲。

另一类企业则是制种企业。他们接受其他种业公司的亲本,组织、指导本地农户种植,产成后将成品种子交给委托企业,收取制种费用。当种子行业供过于求时,委托制种企业可能不会按合约完全收购种子,而受托企业必须将制种成本先行支付给农户,余留种子形成库存。存放一定时期后发芽率受影响,只能转成陈粮销售,形成亏损,如敦煌种业母公司从 08 年开始亏损主要原因在于其受托制种的经营模式。


▲ 来源:吴立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种子行业高度分散化,源自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链分工与隔离。当前,以育繁推一体化为代表的综合型企业正在逐渐打破这种产业分工壁垒。但是应该看到,在这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体制性障碍在于育种研发体系的双轨制,即科研机构与种业企业同时参与商业化育种。良种是种企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但是,科研机构从事商业化育种,由此导致一大批种企并不需要建立自己的科研体系,只需要从科研院所中购买品种使用权即可。这类企业无需长期的科研投入,其实质也不过是单纯的销售企业。而科研院所的商业化育种活动,挤占的是国内的基础育种投入,导致不同科研机构中大量重复基础种质选育,并且其育种方向并不一定符合市场的需求。这种低效率的科研模式,造成全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科研院所参与商业化育种,其实质是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去与市场化育种企业竞争。在国内种业发展初期,种企资本积累规模仍然薄弱的当下,是对具备研发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严重不公平。

随着种企资本实力的增强,新版种子法对于公益性育种与商业育种的分离、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认定权的下放,以及对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的推广,行业在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向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集聚,产业结构将悄然发生转变。而商业育种体系的建立,正是这场推动产业结构重塑的最关键环节。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