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玮老师为老同志举办“供给侧改革”辅导报告

本网讯 3月31日上午,应广大老同志的要求,离退休工作处再次邀请原社会科学部退休副教授黄德玮老师在东区活动中心一层教室举办“‘供给侧改革’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辅导报告。报告从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含义、需求供给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向大家做了讲解和介绍。

黄老师介绍,“供给侧改革”又叫“供给侧结构改革”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需求”的要素由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组成,而“供给”要素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组成。“需求”的三大要素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四大要素则决定中长期经济增长率。目前,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另外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供给这边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另一方面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供给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使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要优化结构主要包括投资、产权、投融资、分配、流通、消费结构等。优化投资结构首先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与此同时,要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部分,生产并且提供人们需要的产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粮改饲试点面积。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黄老师分析,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七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突发多发的外部环境;面对的是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面对的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严重雾霾频发,大家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意见很多,亟待解决。

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正式拉开大幕。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一句话,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总的来说,国家要通过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创新发展,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离退休处处长葛树林及40余名老同志参加了辅导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