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袁隆平: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杂交水稻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并非不可能。”3月22日,袁隆平领我们来到三亚市师部农场的水稻基地,指着中央位置的一篇超级稻试验田,自豪地说,“水稻在齐穗时非常整齐,这就是我们每公顷产粮16吨的超级稻,也是我国水稻的‘仪仗队’。你们说,是不是很工整?”说完拍了拍我们的肩膀,便自顾“哈哈”大笑着往田间走。
这样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耿直的,是亲切的,还有57年埋首科研孵出来的一丝腼腆,完全没有世界名人的架子。在稻田里,袁隆平习惯双手交叠于后背,挺直腰杆,遥望着稻田坦然而立。也许正是这份守望稻田的决心,支撑着他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在茫茫绿色王国里相继奏响了无与伦比的“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交响曲。
期间,也有一些人对他追求高产的科研方向提出质疑,面对这些人对“高产低质”的恐慌,袁隆平敢于正面回应,并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高产更高产和中国稻走向世界,是我永恒的梦想。”
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在袁隆平看来,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
“有些人对杂交稻有片面的看法,认为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吃起来不香。”袁隆平坦言,上个世纪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所以杂交稻把产量摆在优先地位,吃饱肚子再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我们也改变战略,既要高产又要优质。已经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大米‘超优千号’,品质可以与市场上一种80元一斤的日本米媲美。日本商人专门取样检测了,说有弹性有嚼头,口感很好。”
虽说要迎合市场上对优质大米的新需求,但袁隆平仍然坚持,不能以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他指出,有的优质米价格炒得很高,老百姓吃不起。从中国国情看,人多耕地少,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61年,袁隆平仍是湖南安江农校的青年老师。正当三年困难时期,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照样吃不饱饭。“那个时候非常惨,我看见两个人倒在路旁边,两个人倒在桥底下……”饿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记忆中。“世界人口不久将达到80亿,耕地却在不断减少,养活世界人口是非常严峻的挑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优良的高产品种。”
从1970年水稻雄性不育株“野败”的发现、命名并被利用,袁隆平带领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试验,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从超级稻第一、二、三、四期攻关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实现到超级稻第五期攻关16吨/公顷的努力,袁隆平始终践行着大胆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评价道,50多年来,袁隆平院士潜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带领科研团队顽强开拓,不断创新,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梦:禾下乘凉
事实上,在世人的眼中,袁隆平的高产梦早已逐个实现。袁隆平的助理邓华凤直言,“袁老师一直坚持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每实现一个目标,就会马上为自己制定下一个目标。”
上世纪90年代,袁隆平提出四期高产目标。1996-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2001-2005年,实现亩产800公斤,2006-2010年,实现亩产900公斤;2011-2015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在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创新研究下,2000年,培育出“两优培九”实现一期目标;2004年,又突破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三期目标告破;2014年,四期目标达成。袁隆平跟我们数着每一期目标提前实现的时间节点,还不忘与日本作对比,“1981年,日本提出了每公顷12吨的高产目标,被我们抢先在2004年率先实现了。”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提出了第五期目标,每公顷产粮16吨,即亩产1067公斤。谈及第五期目标,袁隆平笑得甚是开怀。他介绍,早在2015年,超级稻就在云南省个旧市的试验点实现了每公顷产粮16.01吨。2016年,在全国布了8个点,实现了云南省个旧市、河北省邯郸市2个试验点每公顷产粮16吨,另外6个点每公顷产粮17吨。“每公顷产粮17吨,将是我的下一期目标。”
如今,世界水稻种植每公顷均产仅3.9吨,而我国杂交水稻每公顷均产达7.5吨。目前,“两优培九”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每亩均产550公斤;“Y两优1号”在全国推广面积达800万亩,每亩均产600公斤;“Y两优2号”在全国推广面积达200万亩,每亩均产650-700公斤。“我国水稻的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袁隆平说得很是笃定,“我们的杂交水稻高产目标之所以能多次提前告破,是因为有创新团队为基础,有正确且详细地技术路线为指导,有南繁育种优势为支撑。”
“科学发展无止境,我们的水稻高产也没有止境。”87岁高龄的袁隆平仍在梦想着创造“禾下乘凉”的稻田世界。在他描述的这个梦想稻田中,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拿着蒲扇,躺在水稻下乘凉。为了一步一步地接近着个梦想,他穷其一生寻找“大穗子”,专研如何让水稻增产,农民增收。
第二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袁隆平还有一个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
早在研究之初,袁隆平就从文献上了解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遗传学研究已经进到分子水平的同时,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也已在生产上获得明显效果。1923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十年的杂交玉米试验,成功地将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了;后来在墨西哥又培育出了增产显着的小麦品种。世界上五大作物中,只有水稻在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上停滞不前。
“杂交水稻具有根系发达、稻穗大、产量高的优势,在同等种植条件下,比一般品种高产20%以上。”说起杂交水稻的发展优势,袁隆平难掩兴奋,在表述中不时还掺合着几个英文单词。他仔细地算着一笔帐,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现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稻田,但是杂交水稻还不到10%。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若有一半种上杂交稻,可以多养活四亿到五亿人口。”
为实现这一世界级梦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袁隆平的带领下,从未停止国际化的探索。每年中心会举办培训班两次以上,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农业专家,由中心的专家进行培训,介绍中国杂交水稻的情况。据悉,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表现良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同样很好,较当地的常规品种增产显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外国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6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印度有200多万公顷,然后是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杂交水稻可较当地品种增产30%至4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杂交水稻可较当地品种增产20%至25%。
袁隆平直言,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不仅能提升全球水稻种植的产量,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追梦者的精神
袁隆平是一生都活在稻田里的人,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是智力成就,更是一种科学严谨、大胆创新、自我否定、吃苦耐劳、胸怀宽广、追求极致的精神成就。“即便已经87岁高龄,袁老师也坚持着一贯严谨的科学家精神,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感慨道,近期,袁隆平作为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及论坛主席,全程把关论坛的筹办,不辞辛劳,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核对流程,追求极致。
隆平精神:科学严谨大胆创新吃苦耐劳
1961年夏天,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获得灵感: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也就会有天然的雄性不育株,因为水稻之所以会天然杂交,关键就在雄性不育株。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就连中外文献资料中也未见报道。他知道的只有一点,即花药不开裂是许多作物的雄性不孕性性状之一,于是便根据这个特征来按图索骥。当时,他只是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却在没有资源和研究平台支持的条件下,大胆创新,挑战世界性难题。
1964年6月,水稻开始进入抽穗扬花的时节,袁隆平开始寻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工作,具体讲就是到稻田里仔细寻觅。在他的自述中,头顶着似火骄阳,行走在茫茫的稻海之中,每天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可他又总是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正在开花和刚开过花的稻穗花药上,也就忘记了热和累。”
7月5日,是他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第14天,在拿放大镜观察了14万多稻穗后,袁隆平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这意味着,攻克杂交稻育种难题跨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经过1964、1965两年的研究,袁隆平逐穗检查,找到一批能遗传的自然雄性不育材料,得出结论:水稻与其它作物的雄性不孕现象是大同小异的,主要表现在花药不开裂、花粉败育或不能形成花粉等方面,并将水稻雄性不育划分为无花粉型、花粉败育型和花粉退化型三种不同类型。这在历史上属首次揭示水稻雄性不育的病态之谜。他正式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当时还是安江农校普通教师的他将初步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投稿到当时国内最权威的学术杂志《科学通报》,并于1966年2月发表。
其实,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就已经发现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现象,并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1966年,日本琉球大学的新城常友甚至研究出了台中65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但由于三系亲缘关系太近,没有优势,难高产,又是高杆,易倒伏。美国和日本的杂交水稻停留在了理论研究上,袁隆平的论文提出了雄性不育株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设想了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后推广应用到生产中的方法。
隆平精神:自我否定胸怀宽广追求极致
1974年,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并分别在湖南、广西试种,次年,喜讯频传,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全国陆续选配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组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然而,在袁隆平推出“南优2号”的同时,湖北省沔阳县农业技术员石明松发现了三株典型的雄性不育突变株,夏天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秋天却恢复正常。他于1981年发表论文,指出这种育性可转换的水稻在不育期可用作母本杂交制种,在可育期通过自交繁殖不育系种子,一系两用。
这一研究成果和袁隆平之前做出的结论有出入,廖伏明在文章中不敢明确提出,袁隆平看后亲自加上一段“……原有的方法存在不足,治标不治本”。
“你能感觉到科学大家的风度,在三系发展最盛的时候他也讲到过三系的缺点,他能够看到不足。”廖伏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也可能是袁隆平在科研上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之一,他不满足于现状,秉持科学严谨的精神,不断提高。
“杂交水稻的成功,为袁隆平头上戴满了各色光环,本来他可以在家吃老本了,但他偏不。”邓华凤回忆道,三系研究成功以后,有专家提出了比三系法更先进的两系法,袁隆平也加入了两系研究的阵营,并大胆地进行自我否定,敢于接纳其他专家提出的创新观点。
两系研究初期,大家都以为两系能成功,并大面积制种。不料,1989年7月底,两系法制种基地遭遇罕见的22-23℃低温,大家发现两系法是温度控制的,遂开始否定两系。袁隆平经过仔细分析和资料查阅,提出了“选育实用型温敏不育系”新思路,把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降到23.5℃,并指导团队开展研究。“正是袁老师不固步自封,敢于自我否定,并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大家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思路,才使杂交水稻的研究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邓华凤说。
袁隆平及其团队的水稻育种成果,还得益于他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大家什么观点都敢提,团队内交流无障碍,袁老师也鼓励我们与他争论。”邓华凤表示,对于他们这些团队成员来说,袁隆平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他也会在学术研讨会上与团队成员争得面红耳赤。
(黄帼蓉植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