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敢让“龟途”变“钱途” 华农科班生匠心养龟传佳话
荆门水产养殖专家蔡军 记者周三春 摄
乌龟的养殖前景逐渐被看好 记者周三春 摄
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周三春
正牌科班生却干着农民的事,皮肤晒得越来越黝黑;
干着农民的活儿,却成天操着专家的心,头发秃的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蔡军,一个有着独特工匠精神的水产养殖能手,坚守国企20年,一心一意趟“龟途”。
乌龟又称中华草龟,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龟类,以长江中下游最多。成年雄性乌龟会全身变黑,这就是“乌龟”名字的由来。
俗话说,水里货,识不破。如今大伙儿普遍注重健康养生,对龟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乌龟批量养殖,才在近二三十年被频繁提起。农户的养殖经验自然不那么丰富。
要让乌龟养殖“龟途”变“坦途”,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技术。蔡军1996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专业毕业,就进入荆门东辰国有水产养殖场养水产。
这“龟途”没有归途,他一干就是20年。坐案头能读书,下池塘立马实践。多年来日晒水浸,蔡军的养龟技术就这样一点点摸爬滚打积累了下来。
2013年夏天,养殖场的乌龟出现大面积烂壳,一层层掉壳,一批批的坏死。蔡军和同事们多方求助无果,只能自己动手想办法。他们几昼夜没合眼,将病龟分成几批,分批施策。有的勤换水,有的抹药膏,有的撒药剂。最终,一种能解决烂壳问题的微生物被找了出来。蔡军不满足于此。现在,他已经将治病的配方总结出来,提前就加进了龟饲料里面。
让大伙儿共享技术成果,蔡军乐此不疲。 记者周三春 摄
让大伙儿成果共享,“龟途”变“钱途”,成了蔡军最大的乐趣。最近,蔡军还在参与武汉市乌龟健康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他早已是周边农户眼中的真行家。
“军哥,赶紧去我那里看看,我的8万多尾龟苗几天就死了1万多尾,这还怎么得了!”2016年10月中旬,掇刀区养殖户张鹏飞匆匆找到蔡军求援。
赶到张鹏飞的龟棚,蔡军“望闻问切”:“棚里气味怎么这么重?”他捧起池塘水一闻,又将岸边的死龟苗解剖了几只。“是不是原来吃的越多,龟苗长的越好的池塘里死的也越多?”“确实!你怎么知道?”
“这是胺中毒。说白了就是喂养过急,小龟排泄物多了水质跟不上。”蔡军拿定主意,帮张鹏飞的池塘换水,又撒了适量的板蓝根、大青叶和一些微生物。没过几天,棚里的龟苗果然又精神抖擞了,还没影响龟肉品质。乐得张鹏飞直搓手。
如今,蔡军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往周边养殖户基地跑几趟。还有大批外地养殖户通过电话、网络向他请教。
“从我们养殖场输出的技术员有十多个,不少都是月薪过万元。这是大伙儿对我们技术的认可,也体现了国有养殖场的行业贡献。”蔡军很坦然。其实想挖他的老板更多,但都被他婉拒。
蔡军一边实践养殖一边进行技术总结。记者周三春 摄
2014年,蔡军入选湖北省国企企业家培训计划,赴美国考察学习。资料图片
蔡军认定,“龟途”就是“钱途”。这些尝试都成功了,不只是对养殖场有用,也能让大伙儿都在这个行业赚更多钱,越做越好。
“相比做管理,我这人更愿意待在一线。”蔡军认为,自己在这里能分享更多经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多做些研究,体现自己的价值。
已经四十出头的蔡军,目前还在攻读华农水产学院的研究生,论文主题是乌龟净肉的生产。延长龟类产业链是他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现在东辰水产在荆门开设乌龟外带火锅门店,效益不错。他们还在试制净肉包装,研究古法熬制龟胶等等。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药性论》等药典中都记载,乌龟 “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古语有云:“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千湖之省的湖北,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21年全国第一。龟鳖是湖北水产继鱼虾蟹和鳝鳅之后,计划着力打造的又一个百亿产业。
不知不觉之间,重现江汉平原水产丰饶的盛景,成了蔡军最大的梦想。
华农科班生匠心养龟20年传佳话。记者周三春 摄
蔡军漫画形象 来源:楚天尚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