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年玉米引种备案品种介绍

分类: 玉米品种审定信息

1.鑫丰388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SX7888×SX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1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9~20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绿色,雄穗分枝7~9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0.7厘米,穗位113.3厘米,倒伏率1.2%、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20厘米,穗粗5.3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6.2行,穗粒数612粒,白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5.25%,千粒重349.6克,容重758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小斑病、矮花叶病、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2007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分析检测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9.12%,粗脂肪4.73%,粗淀粉73.01%,赖氨酸0.32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75.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2%,11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宜6月10日~20日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2.承玉18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承系51×承系6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2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6~11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53厘米,穗位99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0.8%。果穗筒形,穗长20.8厘米,穗粗5.9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668粒,白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6%,千粒重380克,容重758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大斑病、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2006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8.85%,粗脂肪3.86%,粗淀粉75.10%,赖氨酸0.31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773.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12处试点11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种肥施磷酸二铵15 kg/亩,追肥大喇叭口期施尿素30~40kg/亩。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注意防治大斑病、粗缩病及玉米螟。

3.裕丰105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承系159×承系18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2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红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10~14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64厘米左右,穗位107厘米左右,倒伏率1.0%、倒折率0.4%。果穗筒形,穗长21.8厘米,穗粗5.5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平均16~18行,穗粒数721粒,白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8.6%,千粒重340克,容重796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褐斑病和茎腐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质9.84%,粗脂肪3.40%,粗淀粉75.45%,赖氨酸0.28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775.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12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6月20日左右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前期注意蹲苗,并及时防治蚜虫、玉米螟。

4.五谷568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9310×WG603。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2.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2~5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304厘米,穗位113厘米,倒伏率0.51%、倒折率0.3%。果穗筒形,穗长18.2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8厘米,穗行数平均15.1行,穗粒数580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5.6%,千粒重372克,容重756克/升。2016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瘤黑粉病;中抗穗腐病;抗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粗缩病;高抗茎腐病。2013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粗蛋白9.05%,粗脂肪3.77%,粗淀粉72.92%。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34.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10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抽雄前预防玉米螟,成熟后适当晚收。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在大斑病重发区域,应及早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5.大京九6号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35×L7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4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8~11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26厘米,穗位103厘米,倒伏率0.4%、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17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580粒左右,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9%,千粒重346克,容重741克/升。2016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粗缩病;感小斑病、穗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抗瘤黑粉病;高抗茎腐病。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容重800克/升,粗蛋白9.12%,粗脂肪4.02%,粗淀粉75.25%。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84.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5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500~5000株/亩。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鲁中、鲁西南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6.东单913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823×L4208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3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5~7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6.8厘米,穗位90.8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16.7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8厘米,穗行数平均17.3行,穗粒数680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6.8%,千粒重313克,容重750克/升左右。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品质分析:粗蛋白9.16%,粗脂肪3.97%,粗淀粉75.54%,赖氨酸0.33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18.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0%,9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5000株/亩。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鲁中、鲁西北和鲁西南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7.豫禾988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581×547。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绿色,雄穗分枝8~14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66厘米,穗位104厘米,倒伏率0.2%、倒折率0.42%。果穗中间类型,穗长17.6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539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3%,千粒重341.8克,容重736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抗弯孢叶斑病;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2006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品质分析:粗蛋白质10.44%,粗脂肪3.89%,粗淀粉73.26%,赖氨酸0.32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96.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11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8.豫禾863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S025×C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104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3~5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6厘米,穗位108厘米,倒伏率0.15%、倒折率0.2%。果穗长筒形,穗长16.9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546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6.9%,千粒重346.2克,容重778克/升。2016年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感茎腐病;中抗小斑病;高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2014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品质分析:粗蛋白质11.08%,粗脂肪4.55%,粗淀粉72.38%,赖氨酸0.35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99.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3%,11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宜在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茎腐病高发区慎用。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地老虎、玉米螟虫。

9.浚单509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浚50X×浚M9。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5~108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6~8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60~275厘米,穗位95~105厘米,倒伏率0.9%、倒折率0.7%。果穗筒形,穗长17.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1.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500~550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7.7%,千粒重310~330克,容重770~800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瘤黑粉病;抗粗缩病、穗腐病、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高抗茎腐病。2016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容重775克/升,粗蛋白11.72%,粗脂肪5.5%,粗淀粉70.49%,赖氨酸0.39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88.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11处试点10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3800~4200株/亩, 6月上中旬播种。注意防治大斑病、锈病、纹枯病、茎腐病、黑粉病和地老虎、玉米螟等病虫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在大斑病、粗缩病等病害高发区慎用。在种植期间如种植密度过高,施肥不当或遇异常天气(高温、低温、干旱、大风、大雨、冰雹),可能导致缺苗、倒伏、结实不良、灌浆不良、空秆、畸形穗等现象。

10.浚单3136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浚313×浚M9。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5~108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20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6~9 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48~260厘米,穗位90~110厘米,倒伏率0.3%、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16.8厘米,穗粗5.4厘米,秃尖0.5厘米,穗行数平均16~18行,穗粒数550~600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7%,千粒重355~370克,容重775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粗缩病;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穗腐病。2016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粗蛋白9.73%,粗脂肪5.0%,粗淀粉72.31%,赖氨酸0.34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77.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11处试点10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夏播在6月15日左右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在粗缩病、纹枯病、大斑病和茎腐病等病害高发区慎用。在种植期间如种植密度过高,施肥不当或遇异常天气(高温、低温、干旱、大风、大雨、冰雹),可能导致缺苗、倒伏、结实不良、灌浆不良、空秆、畸形穗等现象。

11.先达601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NP2357×齐31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1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绿色,花药颖壳浅紫色,雄穗分枝6~11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7 厘米,穗位109厘米,倒伏率2.6%、倒折率0.0%。果穗筒偏锥形,穗长20厘米,穗粗5.8厘米,秃顶1.2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512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偏硬,出籽率87.6%,千粒重395克,容重749克/升。2016年经河北省植保所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抗大斑病、褐斑病和弯孢叶斑病;高抗茎腐病。2012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粗蛋白7.61%,粗脂肪3.90%,粗淀粉76.38% 。

产量表现: 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62.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3%,10处试点9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合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夏播区应在6月上中旬播种,留苗4000株/亩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在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适当抢茬早播,挖掘品种的产量潜力,提高单产。注意防治玉米螟,减少因虫咬造成的粒腐,提高品质。

12.华皖267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LH993×L239。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9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9~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6~10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3厘米,穗位103厘米,倒伏率1.2%、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16.2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平均15.6行,穗粒数474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9.7%,千粒重347.5克,容重765克/升。2016年经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大斑病和褐斑病;中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品质分析:粗蛋白9.56%,粗脂肪3.55%,粗淀粉74.14%,赖氨酸0.33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59.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8%,9处试点8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200~4500株/亩,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预防粗缩病,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13.伟科631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WK63×WK31。母本WK63来源于(郑58/8085)/郑58,父本WK31由黄早4等塘四平头系统4个近缘系与国外高抗倒伏材料组成育种小群体自交4代而育成。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3天,比对照郑单958晚熟1~2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8~21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浅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8~12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81厘米,穗位103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0.9%。果穗筒形,穗长18.5厘米,穗粗5.4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平均15.7行,穗粒数551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5.5%,千粒重357克,容重801克/升。田间表现较好:高抗茎腐病、锈病和大斑病,抗小斑病;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穗腐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高抗茎腐病; 2016年经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感粗缩病;中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抗瘤黑粉病;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褐斑病。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9.48%,粗脂肪3.89%,粗淀粉74.72%,赖氨酸0.31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82.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6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鲁中、鲁南和鲁西南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在粗缩病高发区慎用。

14.渭单6000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WZ028×WZ03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5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9~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4~7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60厘米,穗位92厘米,倒伏率2.6%、倒折率0.0%。果穗锥形,穗长18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550~600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9%,千粒重330克,容重782克/升。2010年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感矮花叶病、褐斑病;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高抗小斑病。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小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抗弯孢叶斑病、穗腐病;高抗茎腐病。2011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粗蛋白10.86%,粗脂肪3.98%,粗淀粉74.34%,赖氨酸0.34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95.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10处试点8点增产2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500~5000株/亩,适合高水肥田块种植,播期为6月上中旬,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在粗缩病高发区慎用。2.本品种不宜在旱地、山区地种植。3.在缺墒高温时要及时灌水,在12~13片叶时追肥一次,在可见叶6~9叶时一定要喷玉黄金一次,防止倒伏。

15.正大12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CTL34×CTL16。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4天,比对照郑单958晚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6~11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74厘米,穗位121厘米,倒伏率0.36%、倒折率0.1%。果穗筒形,穗长17.3厘米,穗粗4.5厘米,秃顶1.5厘米,穗行数平均18.0行,穗粒数619.2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7.0%,千粒重325克,容重767克/升。2016年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2003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9.38%,粗脂肪4.43%,粗淀粉73.34%,赖氨酸0.29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700.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10处试点8点增产2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合在6月上中旬播种,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持续出现35℃及以上高温时,有结实不良风险,防范措施:与其他品种混播或间作。2.密度过大时有倒伏风险,防范措施:应注意合理密植。

16.明科玉33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721×C706。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4~6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44厘米,穗位83厘米,倒伏率0.2%、倒折率0.6%。果穗筒形,穗长16.6厘米,穗粗5.2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平均17.5行,穗粒数680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9.1%,千粒重305.4克,容重745克/升。2016年经中国农科院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粗缩病;感大斑病、纹枯病;中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和褐斑病;抗南方锈病;高抗矮花叶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质12.58%,粗脂肪3.52%,粗淀粉72.05%,赖氨酸0.34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67.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7%,11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合6月上中旬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在粗缩病高发区慎用。2.拔节期勿追施氮肥,防止开花前期倒伏,注意大喇叭口期防治螟虫。

17.明科玉77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C2858×C716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8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8~10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40厘米,穗位104厘米,倒伏率0.8%、倒折率0.9%。果穗筒形,穗长17.6厘米,穗粗5.4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平均15.4行,穗粒数620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6%,千粒重359.9克,容重763克/升。2016年经中国农科院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粗缩病;感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和褐斑病;抗小斑病、矮花叶病和南方锈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质10.19%,粗脂肪3.69%,粗淀粉74.37%,赖氨酸0.28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75.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9%,11处试点10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合6月上中旬播种,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粗缩病高发区慎用。2.拔节期勿追施氮肥,防止开花前期倒伏,注意大喇叭口期防治螟虫。

18.丰乐21(丰试21)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JZ128×H01-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1天,比对照郑单958晚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12~16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72.6厘米,穗位112.8厘米,倒伏率1.7%、倒折率0.5%。果穗筒形,穗长18.2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平均16.5行,穗粒数617.0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8%,千粒重340克,容重758.3克/升。2014~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瘤黑粉病;感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和大斑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容重738克/升,粗蛋白质10.42%;粗脂肪4.18%;粗淀粉72.64%;赖氨酸0.31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45.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12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3300~3500株/亩,适宜播种期6月上中旬。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在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2.种植密度超过3500株/亩时,会增加倒伏风险,注意合理密植。3.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粗缩病。

19.陕科6号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dx35×dx3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9~15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53.3厘米,穗位89.8厘米,倒伏率1.6%、倒折率0.5%。果穗筒形,穗长17.6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6.5行,穗粒数587.4粒,白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8.6%,千粒重330.5克,容重757.2克/升。2016年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褐斑病和茎腐病;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抗大斑病。2009年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品质分析:容重784克/升,粗蛋白9.8%;粗淀粉80.8%;粗脂肪5.8%。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49.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7%,12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宜播种期6月上中旬。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1.种植密度超过4500株/亩时,会造成秃尖过大,影响产量,注意合理密植。2.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粗缩病,及时防治病虫害。

20.苏玉42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Y079×F246。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红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6~8个。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株高252厘米,穗位97厘米,倒伏率0.0%、倒折率0.0%。果穗筒形,穗长19.8厘米,穗粗5.3厘米,秃顶1.4厘米,穗行数平均17.6行,穗粒数598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7.3%,千粒重338克,容重692克/升。2016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抗小斑病、褐斑病;高抗茎腐病、瘤黑粉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容重684克/升,粗蛋白10.66%,粗脂肪3.78%,粗淀粉74.76%,赖氨酸0.34ug/mg。

产量表现:2016年自主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16.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10处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适宜6月中下旬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种植区域: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风险提示: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适合中高肥水地力种植,按栽培技术要点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