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的梯田特色农业是农民智慧的结晶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它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同时很多梯田农业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土地持续利用的活样板,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典型代表,对全球同类地区的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说到梯田,不得不说说它是如何开垦和灌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接下来就来谈一谈梯田农业的这些方方面面。

首先,梯田的开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结晶,梯田开垦建设一般从下而上,也有分段进行的。通常要根据山势走向先开出沟来,再用石块、粘土填垫、精心拍捶,使田埂平整牢固,不漏水,不溃决,保水又保土。田埂建成后,再平整土壤,使其成为水平梯田。一块梯田建成了,再向上开垦第二块梯田,一年开垦建成一两块梯田,逐年层层向上。在开垦梯田的时候,所用的泥土和石头一律就地处理好,不往下面抛弃,不乱取土和取石块。对于山顶的水源林,大家就像约好了似的,共同保护,形成了流水沟渠,人人爱护,共同维修,畅通无阻的局面。这大概阐述了梯田的开垦方法。

然后,对于梯田的灌溉方法,古代劳动人民也有对应的方法。古人为了灌溉高处,发明了水车: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最后说一说梯田这种具有鲜明的特色农业劳作方式,在我国大致的分布情况。在中国大地上,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它是农民长期的劳动成果,是智慧的结晶。从天空上俯瞰梯田,简直犹如一幅美丽的作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