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省农作物种业工作要点》印发通知

晋农种发(办)[2017]第6号

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种子站:

为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做好2017年农作物种业工作,加强现代种业创新,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充分发挥好种子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经站务会研究,制定《2017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2017年3月13日

2017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深入贯彻实施《种子法》,扎实推进现代种业改革发展,扶持壮大种子企业,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增强种业发展动能,不断开创现代种业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现代种业改革发展,培育种业发展新动能

(一)深化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推动科研单位建立健全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种业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激发种业创新活力,力争2017年改革初见成效,并形成一批改革典型示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材料创制、育种理论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和常规作物育种等公益性研究,增强种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二)扶持壮大种子企业。加快推进种子企业重组步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种子企业综合实力。扶持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型、区域性种子企业,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程化、专业化的精准服务。促进科企联合,推动种业资源、人才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实施可追溯管理,细化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等全国种业展会,帮助企业“走出去”。

(三)加快发展特色种业。树立现代“大种业”意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结合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存、评价和创新,加快生物技术育种成果的应用,提高育种效率,尽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特色作物新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快特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特色杂粮良种繁育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和果树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为全省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

二、贯彻落实种子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种

(一)学习贯彻《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充分认识学习贯彻《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法律法规的内涵实质,把学习贯彻《种子法》及配套规章作为推进依法治种的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要集中组织开展《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做好对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经销门店、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的种子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引导广大育种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知法、懂法、守法,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治种氛围。

(二)全面落实种业管理制度。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依法取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注册资本、先证后照和种子检验员资格考核等许可等准入前置条件,全面优化许可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完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省际间引种备案等品种管理制度,拓宽品种试验渠道,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自有品种试验,鼓励符合条件的种业联合体自主开展品种试验,并纳入省级品种试验统一管理。加强对委托生产种子、委托代销种子、设立分支机构和经营不分装种子等四类主体行为的备案管理。

(三)加强种业法制建设。启动《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修订工作,编制完成条例修订草案,2017年向立法机报送正式立法计划。抓好种业相关法规、制度的制修订,研究制定品种登记、绿色通道、省际引种、经营许可、标签管理、备案管理等新制度的配套措施,确保新《种子法》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与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新《种子法》规定,尽快梳理、细化、强化管理职能,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健全管理体系,理顺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切实增强种业监管履职能力。

(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业监管行为,强化种业事中事后监管,维护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用种安全。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期,按照“双随机”要求认真开展种子企业专项督查、春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制种基地专项巡查、秋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等四大专项行动,实现对种子市场的全覆盖管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切实防止非法种子流入市场。加大种子质量抽检力度,在继续做好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抽检的同时,加大对杂粮、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作物种子的质量抽检;在做好常规检验的基础上,玉米种子要加强品种真实性检测。落实属地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坚持案件信息公开,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

三、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积极推进以科研单位为主的基础性源头创新和以企业为主的商业化应用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品种为主线的联合攻关模式,加强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队伍的协调互动,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目标,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轻简化栽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玉米、小麦以适合机械化、抗病抗逆、节水省肥的资源高效利用型品种研发为主,同时兼顾我省满足粮改饲需求的青贮玉米品种研发,杂粮、马铃薯及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种要加大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品种的研发力度,实现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大科技支撑。

(二)规范新品种引进试验审定。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新品种,引领品种结构调整优化,保持和提升我省优势产业竞争力。健全品种试验网络,加强试验能力建设,拓宽试验渠道,推进信息公开,优化试验设计,加强试点监管,全面提升品种试验质量,科学组织完成国家和省级品种试验任务,确保品种试验公开公正、科学高效。建立以种性安全为重点的多元化品种评价体系,强化专家现场考察、联合测产、实时填报数据等措施,严格审定程序,推动多出品种、出好品种,充分满足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及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三)加强新品种筛选展示示范工作。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利用粮食高产创建平台,以作物区域分布为基础,合理布局新品种展示示范点,构建覆盖全省农业生产不同区域的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新品种展示示范联动机制,拓宽展示示范作物范围,在做好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展示筛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薯类、杂粮杂豆、粮饲兼用玉米、强筋弱筋专用小麦、优质食用大豆等农作物品种展示筛选工作力度,尽快筛选、推广一批符合我省供给侧改革需求的新品种,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供品种保障。省种子站将重点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同灵丘、朔州山阴、太原娄烦和太行山上党盆地长治区试站分别建立杂粮杂豆、粮饲兼用玉米、马铃薯、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省级展示筛选和示范点,并分期组织召开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会。各市种子站要根据山西省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指导意见组织安排好辖区各县新品种展示筛选工作。各县种子站要根据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求和生态条件至少建立一个品种展示筛选点,筛选出本县农作物不同生态类型适宜种植的品种,制定并及时发布本县品种区划意见,对展示筛选中表现突出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推介,指导农民科学选择品种。

四、强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种业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

(一)做好种业基础信息统计与分析工作。依托全国种业管理与经济运行信息调度系统及山西种业信息网,开展种业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发布,科学分析种业发展现状和形势,为制定种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要高度重视基础信息统计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数据填报和审核,按时上报基础信息。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及时督促、指导辖区内种子企业填报基础信息,并加强数据审核,确保上报信息真实全面、可信可用。

(二)提升种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种业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抓手,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以种子管理部门为主体的种业数据库,汇集各类种业信息资源、种子管理业务系统、网上涉种办公平台,实现种业信息、网上办事、监管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加大信息整合共享力度,建立品种保护、审定、登记和生产经营许可及备案、标签等信息,构建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推广等全程数据链,推进日常管理信息化,实现全系统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衔接,用信息化贯穿种业监管服务全过程。

五、加快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一)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推广。把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作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支撑,立足于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三大马铃薯优势产业带,继续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补贴项目,完善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加快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生产,为全省马铃薯生产提供充足的优质种源。做好脱毒种薯产销对接服务工作,加快脱毒种薯应用推广,实现脱毒种薯就地生产、就地推广,力争使全省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38%以上,带动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20万亩。

(二)科学指导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主产县种子部门要把指导服务马铃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加强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的区试、示范、展示工作,实现以脱毒技术为核心的集成与配套,促进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对马铃薯产业增产提质的引领作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减少灌溉用水、农药和化肥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马铃薯主粮化开发为契机,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开发、工艺研发、装备改进,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提高马铃薯产业效益。

(三)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扶贫。围绕全省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总体要求,重点从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马铃薯生产保险、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等方面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省级有关马铃薯财政项目将进一步加大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贫困县马铃薯投入资金达到项目资金的90%以上,支持贫困地区提升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能力和水平。马铃薯产业扶贫县农业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精准落实马铃薯扶贫政策,推动扶贫目标如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