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品种的井喷,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品种的井喷,我们该怎么办?

原创 2017-03-27 张世煌 智种网NOVOSEED


编辑 | 新锐恒丰研究院

来源 | 张世煌

作者 | 张世煌(作者已授权)

前言


本文是张世煌老师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


种业发展需要一次“井喷”,才能释放创新积极性。尽管最先喷出的是泥沙,但实实在在地解放了种业的科技生产力。不管什么人,最终挡不住来自企业、基层和民间的创新势头。这是改革,是社会进步。

6. 品种“井喷”是改革初期的必然产物


(第1部分,请看由中兴事件之痛引发对“种业寒冬”的思考)

1井喷是以前环境下的产物


以前搞旧的审定制度热衷于“精品”工程,把品种审定搞得很狭窄,把育种创新和产品研发搞得死气沉沉。由于官僚主义和腐败搅和在一起,又与学阀搅在一起,促成育种技术倒退,严重打击创新积极性,埋没了许多创新型品种,其后果是没人敢创新,因为创新死路一条。于是,人们只能靠延长品种生育期通过审定,制造的是虚假“高产”和虚假“精品”。

2品种倒退现象约束了农业生产

在与跨国公司的较量中没有还手能力。企业家和投资者都知道过去那个审定制度的危害性。所以,品种管理方式改革,虽然只前进一小步,却是创新的一大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创新积极性。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创新积极性喷薄而出,一开始带出泥沙是必然现象。

3以前的环境束缚创新的积极性


品种试验、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和引种备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长期埋没在基层的创新积极性。现在的改革使一部分潜在的创新型企业获得生存机会,使企业看到希望。这为种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品创新铺就了道路。我们要支持这项改革与创新。如果有缺点和不足,可献计献策,助其改之,但不要全盘否定。

7. 企业怎么做呢?

1企业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品种“井喷”

许多企业因此获得生存机会,保住了资质。这就可以了,别想太多。开发品种时要冷静,不要盲目。你们审定这些品种,不就是要个幌子么?大部分“井喷”出来的都是在原来审定指挥棒下培育的高杆大穗晚熟稀植型品种,没有经过逆境和抗逆性筛选,多数没有进行种质创新。某些品种虽然不再模仿郑单958,但仍在模仿先玉335 和德美亚一号,并没有种质创新。我曾经说过,突破产量屏障,既不要模仿郑单958,也不要模仿先玉335 。现在很多是模仿性育种的产物,不可评价过高。“井喷”能给企业带来生存机会,但也能要了你的命。

2为什么喷出来的大都是泥沙


为什么没有珍珠和钻石呢?这是因为以前压抑创新太久,现在踢开绊脚石,从万马齐喑,迅速转变为万马奔腾的局面,当然要先把压在上面的泥沙喷走,然后才会露出好东西。

3“井喷”品种这么多,怎么办

重新做试验!国内的许多品种试验规模小,技术不完善,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落后,结果不够准确。即使国家审定的品种,即使绿色通道和联合筛出来的品种,也要面向农民做大规模生产试验。

一般新品种要经历企业内部3-4年选拔试验,两年官方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目前企业内部试验规模小,不完善,生产试验缺乏代表性,不容易识别风险。目前这种体制适应当前多数企业的生存状况,变革的阻力比较大。但“井喷”将检验企业的真实创新能力,会逐渐从对品种的大浪淘沙,转为对企业的大浪淘沙。

品种通过审定以后,直到退出市场后建议企业都要做大规模品种筛选试验。在农民的生产条件下广泛布点。我们不能与先锋公司的 PAT 试验相比,但在企业或品种的主要生态区应该有数十甚至近百个点。目的是找到品种的适应区和不适应区,为推广品种积累信息。

种子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要把农民当客户,双方是商业伙伴关系。这就要求对品种进行大规模筛选实验,施加逆境压力,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创高产。我们经常看到,落后品种也能创出高产,也足够炫耀一番。今后要换个方法进行生产试验,如较高的密度,控制施肥,控制灌溉,按照农民的方式简化管理。有了可靠数据,才知道某个品种能在哪个地区种植,不能在哪些地区推广。这样的试验要长期坚持,直到品种进入衰退期。在多点试验中暴露出严重问题的品种不可勉强投放市场,避免负面效应,拖累企业发展。今后,企业手中持有的品种很多,市场选择机会多,一定要长期坚持严格筛选,不可迁就有毛病的品种。

企业要通过生产试验考察品种的适播性和宜机收特性。最好用机械收获,最低限度应使用摘棒机械,了解机收后的损失率和计算农户的经济效益。还要考察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耐储藏性。现在全球性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对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抗逆性要求。还要求越来越高的经济性。在生产试验过程里,不妨在适当地区做青贮玉米的品种筛选试验,扩大品种的使用范围和延长使用寿命。

8. 走出种业的“寒冬”的备选途径

2012 年以来,我国种业发生的“寒冬”是中国特有现象。发达国家没有经历过如此剧烈的波动。我们要汲取教训,不能再用计划经济思维去理解市场行为。计划经济思维,必然发生官僚主义的政策性失误。衡量种业度过“寒冬”,需要观察几个指标,或需要在几个方面取得标志性进展。

1现有四千余家种业企业应有一半左右退出市场

退出的方式可以糊里糊涂,被迫退出;也可以早谋划,顺利退出;或与优势企业整合。不管什么方式,都应该是必然行为。我在三、四年前曾经做了足够的暗示,寄希望于企业的自我觉悟。现在看来这不现实,还得是被迫整合才牢靠。

2有条件的大企业要主动探索整合之路

但这需要观察。虽然现在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兼并别人不是太难,有钱便能做,但更需要真实的整合能力。中国种业需要非农资本大举进入。这就需要改革政策环境。而大多数人显然还没有意识到政策需求,特别是管理部门要提前有所谋划。

3去库存,更要去产能


去产能难度更大,也是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按照市场需求,玉米制种基地应压缩近一半产能。但这两年大企业压缩,立刻被流寇型小企业顶替。套牌、侵权和非法转基因行为都对种业发展很不利。这两类违法行为都严重打压种业健康发展,是逆向淘汰的主要潮流。须严厉打击。

4市场监管将制约种业改革的成与败

我们肯定品种试验、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引种备案制的改革方向,现在种业发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后期市场监管。如果市场监管跟不上,准入管理的改革成果将半途而废。

5大鳄时代结束

老气横秋,拒绝改革者黯然消退,新生小鳄爬上岸,没人能够阻挡。某些背了包袱的种业大鳄将被以往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取代。这需要时间。急躁不得。

6“井喷”过后,进入品种创新的高峰期

现在喷出泥沙,泥沙过后才会出现创新型品种。要鼓励创新趋势,鼓励创新积极性。需要多少年才会出现创新型品种呢?至少十年!种质创新必须经历这样一个时间过程。

我们 2005 年从美国引进第一批 120 份商业自交系,除了极少数人,几乎没有引起重视;曾有某大鳄说“都没用”,专家大腕更嗤之以鼻,这就让小鳄找到了机会。现在,小鳄即将上岸,等着瞧热闹吧。

2012 年,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又从美国引进第二批180份商业自交系,我们发放了其中 160 份;体系加强了“前育种”研究,带动体系内部的科技人员提高育种水平和创新能力。但只有一部分育种团队和企业能够掌握玉米品种创新的含义。其他多数岗位专家和试验站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体系外面的企业和机构就更需要改变内部结构了。能看懂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公布的那些研究报告就是个理论和能力的飞跃,但这需要时间。

第二批 160 份商业自交系已经发放到全国种子企业和基层科研机构,总共发放了 7 万份次。我们陆续公布了这些自交系的系谱和杂种优势群信息,公布了配合力分析结果,给出指导意见,但多数人看不懂,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种质和信息。没有数量遗传学概念,不容易看懂那些数据。现在,国家体系的科研机构似乎比过去好些。实际上,就差那么一两步。但怎么迈过去呢?这是个问题,只能期待年轻一代育种者的横空出世和集体努力了。

从 2012 年引进第二批自交系算起,大约需要十年才能初步实现种质创新。时间鸿沟只能一步一步走!体系科学家动手早,我估计还需要 3~5 年时间,而多数人要到 2022 年以后才会逐渐推出创新型品种。而波及到全国,恐怕还需要若干年。许多企业如果不拼命往前挤,就没有机会了!一些专家教授已经边缘化,现在轮到一些企业育种者被边缘化的时候了!

7保护知识产权

农业部对种子管理制度的改革,拓宽了市场准入渠道,消除了体制性的不公平竞争,使投资者打消了部分后顾之忧,但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后顾之忧,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即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提出了新品种保护单独立法的呼声。

现在,种业管理的主要矛盾转变成市场监管,内部关系需要理顺。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大量非农资本不会进入种业。当然,作为战略投资的前期试探,投资者一刻也没有停止业内调研活动,但我无法判断今后种业资本的竞争会加剧,还是会趋缓。

8非农业资本择机进入


外部资本不能等待种业环境都完善了再选择进入。那就来不及了。要像中信那样,广泛调研和试探,看准了便及时进入,因为大资本投资未来,而不是投资今天。如果投资今天,隆平也面临许多困难,也还不够完善,要看到他的未来价值,是否值得投资。

9) 要继续改革品种管理制度

包括品种试验和审定办法,绿色通道,联合体和引种备案制度等。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提升,为种业资本扫清障碍。将来,要逐渐走向种业市场的平稳运行,防止或减弱非市场行为的大起大落对种业的伤害。

编辑@新锐恒丰研究院

作者@张世煌

联系: novoseed@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