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陈欣将论文“写”在青田县仁庄稻田里

初冬季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陈欣,领着3位学生趁着晴好天气来到青田县仁庄镇新彭村的稻田里,观察水稻收割后的稻田,分析田鱼收成,指导村民开展冬季消毒保养工作。“再干个三四天,今年就可以‘收工’了。”陈欣笑着说。

浙大教授为何要在仁庄稻田里干活?这还得从“稻鱼共生”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及陈教授的专业说起。担任浙江大学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生物科学系副主任的陈欣,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从8年前青田农村流传千年的稻鱼共生种植模式列为世界农业遗产之时起,陈欣就多次来青田蹲点研究,跑遍了全县各地稻鱼产业基地。

通过对稻鱼共生系统的研究,陈欣和她的学生们从中发现了许多生态学方面的“秘密”,特别是公布了水稻与田鱼的“协作秘密”。比如,夏日的正午,稻田里的田鱼仍很活跃,四处游动,而没有遮挡物的水面,就不见鱼的踪影,由于水稻为田鱼遮阳降温,水温要比没有遮的地方低1.5摄氏度左右;田鱼在禾苗下游动,触碰稻株使得近30%的稻飞虱等掉入水里,成为鱼儿美餐……类似的情况,陈欣说这是生态学上“物种间的互惠”。陈欣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寄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不仅以专栏形式刊发,还配发了两位欧美科学家对这一研究成果的高度评价。

今年9月底,在田鱼大镇仁庄镇的邀请下,陈欣带领她的团队,专门在这里建立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稻鱼共生系统研究基地,开辟两块试验田,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殖,同时常年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前来研究和学习。

“被称为遗产,就有被破坏的危险。”陈欣表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稻鱼种养产量与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如果产量太低,农民没有种稻养鱼积极性,如果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那么这一农业遗产将难以维持,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危险。为此,陈欣团队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在研究基地里采取多种配比进行试验,直至找到最科学的种养模式,目标是为青田稻鱼产业撰写出规范种养“指导手册”。

作为区域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区域环境是否具备特殊之处,种植的水稻、养殖的田鱼营养成分高低,市场推广前景如何,这些也都是未来的研究课题。为此,陈欣还表示,接下来她和自己的团队将努力研究,最终为申报农业生产地理标志、提升区域产业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