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F3-0”选择法的理由
出不出品种就看F3怎么选择了!
当然,说“出不出品种就看F3怎么选择了”这句话也是有前提的,其前提就是:这些组合要基本配对,最起码高产组合要有高产的当家亲本,优质组合要有可靠的优质源才行。
关于F3的选择,我们在这里说的最多,跨越时间也最长,这无不说明F3代在杂种后代选择整个过程中的重要。而这种“重要”,也早已被我们小麦育种工作者所共识,就是——F3选择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合的成败和是否能育成品种!
但最近我接触了一些我们小麦育种行内的哥们儿,他们对于我大力提倡和推荐的“F3-0”选择法还有不同看法,甚至还在强调“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和“黑猫白猫”之类的论点。而当我要对方哥们儿讲出他们的非“F3-0”选择法的理由时,他们很难拿出说的通或很站得住脚的理由。对!当您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很难说服自己和他人时,您的这个“探索性”选择方法就值得被怀疑,或该直接放弃。
小麦育种周期很长,配制和出现一些表现好的组合也并不容易,如果是因为我们选择或处理杂种后代的方法不对路,那将是一件很悲哀和令我们惋惜之事。而我们一再强调的“F3-0”选择法,也是我们通过选择比较效果后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并非就一直拿手。
“F3-0”选择法的理由不多,只有两个——
第一,表现较好F3品系尽快升级进行产量鉴定的目的:①要一个基本的产量数据,我们可以根据产量数据决定品系的去向;②在(非点播)基本群体下,鉴定品系(包括穗粒数稳定与否)的耐密性如何,茎秆高度和质量如何,抗逆性如何等,这些“如何”,是在非群体条件下很难被鉴定出来的,它们也是决定未来品种好坏的关键。
第二,较大群体下的选择效果要明显好于一行两行的小群体。尽早升级,尽早发现问题,可以尽早通过有效的选择来解决,一旦世代变高,即使是我们发现了后代品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想要通过选择来改变将会很难。而当我们的某一个需要改进的性状是隐性遗传时,在几十个个体内目标性状的个体我们很难获得,这样一个即使是在不大的六七平米小区内,其总的个体数也将超过2000个,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什么了,应该说是要啥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