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的环保角色

今天是“世界森林日”,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球森林面积从1990年约41.28 亿公顷,缩减为2015 年的39.99 亿公顷 ,森林面积减少了约1.29亿公顷。人类对森林的毁坏,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灾难频繁。

世界森林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是保护森林多样性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无非从两个方面下手:减少乱砍乱伐、植树造林。

但是,如果大量土地被用来植树造林,会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粮食安全呢?

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科技是无穷大的,这就需要农业生物技术的帮忙了。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6月转基因作物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年度报告

1996至2014年间,转基因技术使全球大豆产量净增1.58亿吨,玉米产量净增3.22亿吨,皮棉产量净增2470万吨,油菜产量净增920万吨。

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要维持2014年全球农作物产量水平就需要额外开垦750万公顷的大豆田,890万公顷的玉米田,370万公顷的棉花田,和60万公顷的油菜田。

计算下来,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总共为森林的种植节约了2070万公顷的土地资源,转基因技术缓解了土地资源压力,为森林的种植出了一大份力,从土地资源方面保护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其实造成森林减少的原因除了“人祸”,还有“天灾”。比如,在生态建设上发挥着很大作用的杨树人工林,病虫害非常严重,被人们称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年均受害面积达10多万公顷,危害严重的面积高达5. 33万公顷以上。杨树病虫害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对生态造成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

自古天灾不可防范,但是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科研工作者将cryIAC杀虫基因导入欧洲黑杨中,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棵转基因抗虫杨树,并取得了很好的抗虫效果。截至2011年,中国转基因抗虫杨已种植450公顷,在植树造林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8. 21%,且分布不均匀,而极端脆弱生态区如严重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盐碱和石漠化等将近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如果能够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旱、耐盐碱的树种,就可以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增加森林覆盖率。目前,这些性状是转基因杨树育种的主要目标。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听起来高大上,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抗虫棉解决了农民喷药中毒的问题,减少了抗虫剂的使用,保护了环境。转基因技术在医疗、农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潜力,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基因农业网,掌握转基因最新资讯。



参考文献:


《独立报告: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1996-2012)》基因农业网:www.agrogene.cn/info-1390.shtml

《全球粮食产量因转基因技术净增5亿吨》基因农业网:www.agrogene.cn/info-3293.shtml

《转基因杨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转基因30年实践》,2012 :www.agrogene.cn/info-153.shtml

《联合国粮农组织 201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显示 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但净砍伐速度下降》,张建华,中国绿色时报2016 年3 月23 日第 0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