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G技术研发进入测试验证阶段
2017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携手爱立信利用5G网络切片技术联合开发并演示了5G智能工厂原型,受到瞩目。
我国5G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5G未来的应用场景是什么?《中国科学报》就此专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
《中国科学报》:5G和4G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5G国际标准的技术指标具体是什么?
黄宇红:5G最大的变化在于服务对象从过去以人与人通信为主,扩展强化了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技术上,与4G相比,5G一方面引入新的无线接入技术,以提供新的连接能力;另一方面在网络架构和技术上产生新的变革,通信技术与IT技术紧密融合,网络将实现云化、虚拟化,更加适合多样化的业务需要。
目前5G技术已经确定的8大关键能力指标分别是:峰值速率达到20Gbps、用户体验数据率达到100Mbps、频谱效率比IMT-A提升3倍、移动性达500公里/时、时延达到1毫秒、连接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Tbps、能效比IMT-A提升100倍、流量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0Mbps。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5G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黄宇红:我国高度重视5G发展,由政府领导成立了中国5G推进组(IMT 2020推进组)来推动5G关键技术、标准、试验等工作。目前,我国5G技术研发已经进入了标准制定和试验测试阶段。时间上,我国5G技术研发测试计划在2016年到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关键技术试验已经完成,现在进入第二阶段。
《中国科学报》:中国移动作为IMT-2020(5G)需求组组长单位,在5G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黄宇红:5G需求方面,中国移动牵头完成了《中国5G愿景和需求白皮书》,大部分关键技术指标被ITU采纳。
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移动形成了“3D-MIMO、软件定义空口、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三云一层的网络架构”等为核心的5G技术体系,和国内其他企业提出的新型多址、超密集组网、全双工等技术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的5G技术储备。
产业推进方面,中国移动与产业合作开展了3.5GHz样机开发与验证、高频通信样机开发与测试、5G系统概念验证,发布了《3.5GHz 5G系统样机及测试指导建议书》,明确了针对2017年实验室和外场试验的系统样机技术要求,不断提升5G无线空口及网络架构标准的技术竞争力。新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移动于2016年12月正式发布通信能力开放平台、OneNET平台、统一认证平台、智能家庭网关的“3+1”能力服务体系。此外,中国移动还构建了5G联合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联合创新、开放共赢的跨界融合新生态。
《中国科学报》:中国为何积极争取5G标准制定的主导地位?
黄宇红:在5G标准的制定中,中国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产业,必须争取应有的主导权。同时我们也与其他产业开放合作,让标准能够满足共同利益。中国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4G成功与国际并跑成为主流标准之一的过程,在5G时代,我们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因此有了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移动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拥有多个领导职务,并主导了多个标准项目,如成功当选RAN全会副主席、RAN2副主席,成功担任3GPP中无线网络侧的“5G场景与需求”立项报告人以及网络架构侧的“5G网络架构”立项报告人职务,为中国企业在5G标准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了铺垫。
《中国科学报》:请介绍一下未来5G的应用场景。
黄宇红: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确定了未来5G将具有以下三大主要的应用场景:(1)增强型移动宽带;(2)超高可靠与低延迟的通信;(3)大规模机器类通信。5G将以三大能力支持三大场景,超高速率支持宽带上网场景,让4K超清视频、3D VR/AR视频成为可能;超低时延支持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对时延要求很严格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超大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的海量接入场景。
5G与医疗相结合,病人和医生的穿戴式设备、救护车、医疗设备、医院手术室、急救室等都通过5G相互连接,提高了抢救的时效性。在联网无人机场景中,5G基站传输不仅可以把信号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还可以给无人机充电续航。此外,5G技术和云、SDN、网络切片等关键ICT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智能工厂的关键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