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建言石化业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业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能源与石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事关未来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近日召开的2013能源与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基铭院士提出,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石化产业,并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国中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基铭认为,我国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也给我国石化工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严峻挑战。王基铭认为,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石化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加,2012年我国对海外石油依存度已达56.4%。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石油需求也要以持续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5.8亿~5.9亿吨,2020年将达到7.1亿~7.6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大幅增加,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增加。

二是石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还较低。现有乙烯生产企业23家,企业平均规模72万吨/年,而沙特乙烯平均规模已达100万吨/年。另外,我国一些地方仍盲目布点炼油、乙烯等项目,无序发展局面未得到抑制,布局也不尽合理。

三是节能环保面临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我国石化行业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能耗、物耗的指标还很落后,“三废”排放量比较大。煤炭和水资源逆向分布,环保压力大,相应的环保技术还比较缺乏。保护环境,需要大幅增加投资,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四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五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传统煤化工已经产能过剩,新型煤化工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特别是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受到原料不足和先进的生物燃料技术还未突破的影响,大规模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具有前瞻性、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鉴于此,王基铭认为,必须发展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石化产业,同时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节能产品、新型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医药、生物化工制品等新兴产业。

推进石化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王基铭认为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努力突破一批石化领域的关键技术,掌握一批相关知识产权;坚持合资与合作相结合,提高我国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点和水平;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向工业化应用转换;坚持培育市场与市场开发相结合,深入发掘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培育和引领市场发展;坚持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相结合,建立企业、院校、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建设联合培养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学术型高端人才培养。

在具体举措上,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石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要适度新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严格新增布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科学、有效、适度的发展新型煤化工、生物液体燃料等石油化工产品,努力用好原油、土地、水和环境容量等资源,实现一体化、集中化、基地化发展,推进石化产业由大转强。

以科技为支撑,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努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如生物质能源、新型煤化工、清洁燃料和替代燃料技术;功能性新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基化工制品等技术,促进石化产业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和注重质量转变。用信息技术推动石化产业的改造提升,推进节能应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技术,着力开发劣质原油和重油深度加工技术,积极发展清洁油品、高性能和高端石化产品,提升石化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和“三废”处理、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走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之路。

(发布:杜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