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反弹&需求迟滞,棕榈油价格势将下滑

外媒3月8日消息,今年东南亚国家棕榈油产量反弹料在下半年拖累市场走低,另外,主要进口国印度和中国需求放缓的前景也进一步打压价格。

分析师和行业官员在吉隆坡会议上表示,2015-16年度干旱引发的供应紧俏料在未来两个月支撑价格,但从5月开始下行压力将逐渐累计,因印尼和马来西亚产量将反弹。

上周,马来西亚指标毛棕榈油期货跌至11月初以来最低,因需求放缓以及产量前景增加。周三,BMD指标5月毛棕榈油合约连跌第二日,触及低点每吨2,821马币。

超过1,600名行业代表齐聚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这一全球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植物油行业盛会,该会议于周三结束。

棕榈油行业的三位权威分析师Thomas Mielke、James Fry以及Dorab Mistry在会上罕见地达成共识,他们均认为棕榈油价格将在今年底或2018年初下滑。

Fry预测到2017年四季度毛棕榈油价格将下滑约20%,Mielke预测到2018年毛棕榈油价格将下滑逾15%。Mistry认为棕榈油价格到6-7月可能下滑近12%,达到每吨2,500马币。

Mielke表示:“作物单产反弹过程缓慢,2018年单产将进一步增加。”

他表示,明年棕榈油产量将增加450-500万吨,这将给棕榈油价格带来利空影响。

**需求放缓**

尽管产量增长,但印度和中国的棕榈油需求料疲软。

Mistry表示,印度截至2017年10月的一年食用油进口料降至1,430万吨,低于之前一年的1,473.8万吨。

去年底印度大豆产量攀升至1,150万吨,下月该国油菜籽也有望是迎来丰收。

与会交易商称,中国大豆进口量增加意味着对棕榈油的进口胃纳下滑,并且中国国产豆油数量也将增加。

中国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攀升近23%,至554万吨,创至少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另外,生物柴油产量增加,主要是印尼,可能有助于遏制棕榈油价格跌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