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标准农田:颠覆传统引领发展方向(图)
“高标准农田”,一个近年来从陌生到熟悉的名词,继2013年我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之后,今年在2016-2030年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中又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
高标准农田的定义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这基本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田“靠天吃饭”的认识,在统一规划标准之下,其不仅实现了旱涝保收,还实现了稳定高产,成为保障粮食产量的沃土。
而“高标准”对应的是“高科技”:小农水工程、沃土工程、水肥一体化工程······近年来,济南市将农业高科技工程用于高标准农田,带来的是农耕更加高效、省时、省力。不但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在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发挥作用。
那么,济南的高标准农田目前建得怎样了?都有哪些“高科技”在里面?给农民带来多少“红利”?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预计增收1735万元新增粮食产能846万公斤
2016年,济南市12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共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包括天桥区1个、长清区2个、平阴县1个,济阳县项目2个,商河县项目1个,章丘区项目3个。总投资8178万元,治理面积6.84万亩。共建拦河坝10座,排灌站16座,新打及修复配套机井531眼,农电线路20.6公里,开挖疏浚沟渠50.23公里,衬砌渠道20.89公里,埋设管道151.61公里,修桥涵等渠系建筑物299座,蓄水池等小型蓄排水工程57座。营造农田防护林0.08万亩。修田间道路25.05公里,支路28.12公里。
这10个项目建成后,今年济南市预计将为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735万元。而在增收的背后,是“科技”的支撑。小农水工程让农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一喷三防”技术降低粮食病虫害;“一增四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收获为机械收获······这些高标准农田中“标配”的高科技工程,成为农民增收、农田增产的有力保障。
据相关农业专家估算,2016年济南市开建、预计于2017年6月前完工的高标准农田,可新增灌溉面积2.5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7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6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21万亩,年节约水量488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6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983万元。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以及我市具体情况,下一步,我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实行水利、农业、林业等措施综合治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确定具体工程措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种粮水平的提高和粮食产量的稳定将得到保障。
农业高科技“扎堆” 粮食种植“高产能、高产量”
提起种粮大户史益民,商河县龙桑寺镇史家庙村没有人不认识,很多村民的土地都流转给了他。去年夏收,史益民承包种植的500多亩小麦喜获丰收,因为小麦质量好,不断有人上门来洽谈小麦收购的事情。
史益民种植的小麦之所以高产,除了田间管理到位外,还得益于龙桑寺镇去年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按照“地平整、土肥沃、旱能浇、涝能排”的宗旨,龙扬镇去年建设了5.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大提高了土地产量。“我今年种了500亩小麦,每亩产量在1000斤以上,小麦颗粒饱满,色泽光润,没有瘪籽儿,没有黑籽儿,没有霉头,销售情况不错,一亩地大概能收入1100块钱。”史益民高兴地说,第二季种玉米,去掉所有开支,一亩地可以剩到四五百块钱,反正一年500亩地,收入十万块钱没问题。
“龙桑寺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群众没有掏一分钱,全部由国家进行投资,路也已经修好了,群众出行方便了,目前项目的土地也实现了增产,今年的小麦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商河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产、高效得益于高标准农田中的“高科技”工程。
济南市在高标准农田中加大粮食标准化高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增产模式集成推广力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率均达到100%。因地制宜制定推广各类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操作规程,集成配套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小麦重点推广应用宽幅精播、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应用机械精播、一增四改、一防双减和适时晚收等技术,使粮食少生虫、少喷药,达到高产能、高产量。
按照成片区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田间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整合全市涉农粮食生产项目优先投入示范方,使之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包括片方内骨干、末端灌排渠系(管道)健全,输配电设施齐全方便,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要;道路硬化,相连成网,设计合理,满足大型农机进地作业需要。同时,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加快提升示范方地力水平,积极组织实施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倡导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他们重点针对全市1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在完善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是有机肥积造利用,提高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养分还田率,实施土壤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等,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了8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
小农水工程“发力” 农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旱能浇、涝能排”也许是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直观的描述,我市近年来一直实施的“小农水”工程就让许多农田达到了这个标准。
用拖拉机驮着重达几百斤的抽水泵,到田地附近的水源地抽水浇地是以前农户们惯用的灌溉方式,一般需要连续浇灌几天几夜,同时需要3—4个“壮劳力”才能完成,这也成为许多缺乏劳动力家庭的一道“难题”。除此之外,许多地还存在“就在黄河边,却引不来水”的问题。“小农水”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这一困境。
春灌将近,章丘高官寨镇胡家村农户老胡给记者演示了一下自己的灌溉设备。他将“小白龙”接装在田间的出水口上,随后拿着一张IC卡在地头的射频机上刷两下,继而水就从“小白龙”中源源不断流出来了,老胡只在旁边看着地就完成了,操作简单,连小孩都能完成。
“小农水”这一工程首先对末级渠系进行改造,将“近在咫尺”的水源与农田贯通,改变原来的“泥水渠”为“石砌水槽”,解决渠道防渗、跑、冒水问题,并解决了农灌“最后一公里”难题,大大提高了水利用率。同时,在田间地头安装了机井,引地下或地表水,通过刷卡取水。机井提水灌区在地头装有IC卡射频机,在田间遍布出水口,农户只需将“小白龙”接装在田间的出水口上,同时在地头的射频机上刷两下IC卡,水便从“小白龙”中流出,进行灌溉。
这一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农田灌溉方式的改变,还撬动了节水增效、省时省工,给当地的农户增收、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工:传统灌溉需3至4个“壮劳力”,“小农水”灌溉只需1人,甚至上学的孩子都可以独自完成;省时:原来灌溉10亩地需2天2夜,现在只需2个小时;节水:进行末级渠系改造,有传统的大水漫灌、多级提水,改为灌排分设、一级提水,减少水流失,科学灌溉,水利用率大大提高;节电:项目实施前亩次灌溉耗电32.6千瓦时,改造后仅需10千瓦时;增收:“小农水”工程解放大量农灌时的劳动力,使农民有机会外出。
据悉,我市2016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项目县涉及章丘、平阴、济阳、长清、历城5个区县,项目区面积9.8万亩,总投资13129万元,已完成投资12530万元。目前2017年重点县的年度实施方案正在进行审查批复,力争尽早开工,尽早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