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过安徽省初审的玉米简介

分类: 玉米品种审定信息

1、金海2010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育种人: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Hw133× JHx1132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幼苗健壮,叶色浓绿,叶鞘浅紫色,花药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8.5厘米、穗位93.5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75厘米、秃顶0.65厘米、穗行数15.7、行粒数33.95粒、出籽率88.65%、千粒重331.6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9.44%,粗脂肪(干基)含量3.85%,粗淀粉(干基)含量74.80%。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92%(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5.2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8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密度3800株左右。2.合理施用氮、磷、钾,足墒播种,施足攻穗肥,浇好灌浆丰产水。3.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2、伟科216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K1504× WK2005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为21~22片,叶色为绿色;雄穗分枝数较多,花药黄色,花丝红色,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6.0厘米、穗位101.0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85厘米、秃顶1.4厘米、穗行数15.7、行粒数31.55粒、出籽率86.55%、千粒重357.4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9.56%,粗脂肪(干基)含量3.48%,粗淀粉(干基)含量74.85%。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6%(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2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3.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播期6月5日~6月20日,最迟不晚于6月25日。2.适宜种植密度:3800株/亩左右。3.种植方式:直播或麦垄套种均可。4.肥水管理:播种前亩施复合肥30千克左右做底肥,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遇干旱及时浇水。5.病虫害防治:苗期防治蚜虫及灰飞虱危害,喇叭口期用药剂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3、联创803(裕丰303)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T1669×CT3354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数3~8个,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0.0厘米、穗位87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75厘米、穗行数15.3、行粒数34.7粒、出籽率88.4%、千粒重332.7克。全生育期天102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7),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感纹枯病(病指56),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9.72%,粗脂肪(干基)含量3.86%,粗淀粉(干基)含量74.17%。

产量表现:,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63%(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7.94%(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密度3800株/亩。2.施肥以氮磷钾的比例3:1:2为最佳,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措施,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采取分次施肥方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0千克作种肥。13~14片可见叶时配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3.遇旱浇水。4.大喇叭口期用Bt生物颗粒杀虫剂或巴丹可溶性粉剂丢心防治玉米螟。籽粒乳线基本消失、黑色层出现后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4、联创805(中科玉505)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科华泰农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T1668× CT3354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总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数3~8个,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粒色黄。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6.0厘米、穗位85.0厘米、穗长18.2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95厘米、穗行数14.8、行粒数36.3粒、出籽率89.2%、千粒重345.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9.57%,粗脂肪(干基)含量3.39%,粗淀粉(干基)含量74.3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1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9.45%(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密度3800株/亩左右。2.施肥以氮磷钾的比例3:1:2为最佳,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措施,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采取分次施肥方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0千克作种肥。13~14片可见叶时配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3.遇旱浇水。4.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籽粒乳线基本消失、黑色层出现后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5、承190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承系202× 承系154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绿色,幼苗基鞘紫色,株型紧凑,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株叶片数22片,雄穗分枝4~6个。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7.5厘米、穗位93.5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55厘米、穗行数15.5、行粒数33.5粒、出籽率88.1%、千粒重346.2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3),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10.31%,粗脂肪(干基)含量4.39%,粗淀粉(干基)含量73.14%。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49%(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4.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9%。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在安徽夏播区六月上旬播种,或因地制宜。2.适宜留苗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3.随播种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做种肥,13~14片可见叶时追施尿素35千克/亩,遇旱及时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6、HW611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45×W6504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花丝浅红色,雄穗分枝数4~9个,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果穗锥型,苞叶中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3.5厘米、穗位95.0厘米、穗长16.4厘米、穗粗5.05厘米、秃顶0.5厘米、穗行数17.6、行粒数32.2粒、出籽率89.5%、千粒重302.1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6),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感茎腐病(发病率3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56%,粗脂肪(干基)含量4.25%,粗淀粉(干基)含量72.95%。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72%(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67%(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一般在6月15日前,种植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2.施肥方式可采用“种肥同播”或分期追肥两种方法,“种肥同播”在玉米播种时将控释肥一次施入;分期追肥应在玉米7~8片叶时,施施肥总量的40%,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施肥总量的60%。注意增施磷钾肥。3.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7、华皖261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239 ×LB144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深绿,叶鞘为紫色,叶片紧凑。成株株型半紧凑,果穗以上叶片较窄,茎叶夹角小,叶片分布稀疏,雄穗分枝中,颖壳为绿色,花药为黄色,花丝为粉红色,花粉量大,籽粒半马齿,黄色,白轴。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4.0厘米、穗位91.5厘米、穗长16.6厘米、穗粗5.05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16.3、行粒数34.0粒、出籽率88.3%、千粒重305.9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早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感纹枯病(病指64),感茎腐病(发病率3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9),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75%,粗脂肪(干基)含量4.02%,粗淀粉(干基)含量74.23%。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80%(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1.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5%(不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7.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9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注意早间苗、晚定苗。2.重施底肥,晚追肥以控苗旺长,抽雄前后注意防止倒伏。3.大喇叭口期注意灌心叶防治玉米螟虫,尽量早播,推迟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8、亿科254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H0882 ×GH0724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椭圆,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数10个左右,全株约18片叶,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半硬粒,籽粒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1.5厘米、穗位96.5厘米、穗长18.4厘米、穗粗4.65厘米、秃顶1.4厘米、穗行数13.8、行粒数33.4粒、出籽率84.3%、千粒重364.8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高抗小斑病(病级1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31%,粗脂肪(干基)含量4.18%,粗淀粉(干基)含量72.87%。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24%(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0.00%(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03%。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种植应尽量提早播种,每亩留苗3800株左右,麦田套种、清种或间作均可。施足底肥,酌施粒肥。生产中注意防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9、H802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6M×S6504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红色,雄穗分枝数4~9个,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果穗锥型,苞叶中,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8.5厘米、穗位104.5厘米、穗长15.6厘米、穗粗5.2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0.8粒、出籽率88.5%、千粒重319.7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3),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62%,粗脂肪(干基)含量4.15%,粗淀粉(干基)含量73.78%。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90%(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21%(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种植,在种植方式上既可以宽窄行种植,也可以等行距种植,也可以同大豆、花生等作物间作,播期一般在6月15日前,种植密度为3800株/亩左右;施肥方式可采用“种肥同播”或分期追肥两种方法,“种肥同播”在玉米播种时将控释肥一次施入;分期追肥应在玉米7~8片叶时,施施肥总量的40%,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施肥总量的60%。注意增施磷钾肥,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0、肃试875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肃宁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人:肃宁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SN5895×SN921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红色,叶色浓绿,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19片,雄穗分枝10-15个,花药黄色,护颖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白轴,半马齿粒。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0.0厘米、穗位101.0厘米、穗长17.1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25厘米、穗行数15.9、行粒数33.9粒、出籽率88.8%、千粒重297.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21%,粗脂肪(干基)含量4.74%,粗淀粉(干基)含量74.31%。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6.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19%(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7%(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6%。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宜掌握在6月10日以前。2.适宜密度3800株/亩左右,掌握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3.肥水管理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重施大喇叭口期肥水。4.苗期及时防治蓟马、粘虫等害虫,大喇叭口期及时防治玉米螟。5.适期晚熟,籽粒出现黑层,乳线消失后及时收获,以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1、SY1212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人: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N182×HZ10567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雄穗分枝一般,花药紫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白轴。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2.0厘米、穗位91.5厘米、穗长17.8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65厘米、穗行数15.1、行粒数34.9粒、出籽率87.9%、千粒重345.2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7),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35%,粗脂肪(干基)含量4.35%,粗淀粉(干基)含量73.63%。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2.55%(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5.9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1%。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合在安徽夏播玉米区6月上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3800株/亩左右,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品种。高产田要增施磷肥、钾肥和锌肥,心叶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2、YF1235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运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运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817×2324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第一叶片叶尖椭圆形,幼苗叶鞘紫色,株型中间型,叶片数20片。穗位叶叶长、中宽,叶色浅绿色。雄穗分枝较小。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穗轴白色,果穗筒形。籽粒半马型,黄色,方形。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2.5厘米、穗位94.0厘米、穗长17.4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6厘米、穗行数14.6、行粒数36.6粒、出籽率87.4%、千粒重325.6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3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3),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9),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8.10%,粗脂肪(干基)含量4.18%,粗淀粉(干基)含量76.21%。

产量表现:,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5.7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6.4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5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安徽夏播区适宜播期为6月10号-30号。2.密度:种植密度以3800株\亩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30千克复合肥和适量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尿素20千克。4.灌水:整个玉米营养生长时期以控为主,植株不表现明显缺水现象不要浇水。5.除草:播后苗前可采用封闭处理, 6.防治病虫害: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散粉后注意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3、汉单183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育种人: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70202× H10802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9~10个,花丝紫色,花药紫色;果穗锥型,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穗轴红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94.5厘米、穗位115.5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0.85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5.8粒、出籽率88.9%、千粒重291.1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2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2),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8.57%,粗脂肪(干基)含量3.83%,粗淀粉(干基)含量75.7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55%(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4.52%(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7.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4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播种为宜,单作每亩种植3800株左右。2.配方施肥。施足底肥,看苗追施平衡肥,重施穗肥,忌偏施氮肥。3.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及时中耕除草,预防倒伏,抗旱排涝。4.注意防治纹枯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4、安农1307号(安农216)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CM39 ×HA1108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形状第一叶尖端形状:圆至匙状,幼苗叶鞘色紫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20片,上位叶中等,叶色淡绿;雄穗分枝中等,花药色桔黄色,花丝色 淡紫色 ,果穗型筒型 ,穗轴色白色 ,粒型硬粒、粒色纯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0.0厘米、穗位99.5厘米、穗长18.6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13.9、行粒数35.1粒、出籽率86.5%、千粒重350.9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7),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3),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62%,粗脂肪(干基)含量4.83%,粗淀粉(干基)含量71.2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7.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7%(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8.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4.13%(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65%。

栽培技术要点:安徽全省4月上旬至6月底均可播种,播种密度3800株左右,合理施肥,一般亩施复合肥50千克左右、尿素30千克左右,分两次施肥,夏季栽培遇涝及时追施氮肥,苗期喷施有机磷农药防治地老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其余栽培措施同常规大田生产。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5、皖垦091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K227 × WK8107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叶尖形状为圆,幼苗叶鞘色紫色,株型紧凑,总叶片数20片,上位叶直立,叶色绿;雄穗分枝中等,花药色桔黄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半马齿型,纯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9.0厘米、穗位97.5厘米、穗长15.7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15.7、行粒数35.1粒、出籽率88.9%、千粒重281.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2),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8.99%,粗脂肪(干基)含量4.83%,粗淀粉(干基)含量72.76%。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14%(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4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1.76%(不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8%。

栽培技术要点:大田种植密度以每亩3800株左右为宜,前茬大田作物收获后,在注意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的前提下,适期早播。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玉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6、LY104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128× W13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成株叶片21片,雄穗分枝7-10条,花丝紫色、紫花药。果穗筒形,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红轴。2013年、2014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35.0厘米、穗位93.5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15.5、行粒数31.5粒、出籽率85.9%、千粒重305.6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2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3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69),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09%,粗脂肪(干基)含量4.56%,粗淀粉(干基)含量71.47%。

产量表现: 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5%(极显著);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33%。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6月5日至15日为最佳播期。2.种植密度以3800株/亩左右为宜。3.播种前氮、磷、钾配合使用,增施锌肥做底肥。喇叭口期每亩施10~15千克尿素,注意病虫综合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7、GY2074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固镇县淮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人:固镇县淮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5819-11×昌3672-1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第一片叶叶尖椭圆形。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数19片。穗位叶叶长、中宽,叶色绿色。雄穗分枝较少,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形。籽粒半马型,黄色,籽粒形状方形,白轴。2013年、2014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1.5厘米、穗位101.0厘米、穗长16.7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15.2、行粒数31.6粒、出籽率88.0%、千粒重331.8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3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3),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1),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8.93%,粗脂肪(干基)含量4.16%,粗淀粉(干基)含量74.86%。

产量表现: 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95%(极显著);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0%(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0%。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中等及一般肥力土壤条件下种植。2.适期播种:夏播6月15日前播种。3.种植密度:适宜密度3800株/亩左右。4.合理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复合肥30千克/亩,中期追施尿素25千克/亩。5.防虫:散粉期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18、高德533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 安徽嘉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高德奥特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A1524×CA235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总叶片数19~20片,叶色绿,第一叶尖端形状匙形,幼苗叶鞘紫色,雄穗分枝6~10条,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抽丝期一般在播种后54天,果穗偏锥形,穗轴红色,籽粒角质,硬粒型,籽粒顶端黄色,籽粒背面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3.6厘米、穗位92.8厘米、穗长15.8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15.0、行粒数33.7粒、出籽率86.3%、千粒重311.8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9),感茎腐病(发病率35%); 2015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86%,粗脂肪(干基)含量4.23%,粗淀粉(干基)含量72.72%。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4%(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42%(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5月25日-6月10日播种,麦收后贴茬或浅耕灭茬后及时足墒播种,密度4300~4500株/亩。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施肥方式可采用“种肥同播”或分期追肥两种方法,“种肥同播”在玉米播种时将控释肥一次施入;分期追肥应在玉米7~8片叶时,施施肥总量的40%,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施肥总量的60%;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3.适时收获:玉米籽粒乳腺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19、H801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812×H811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雄穗分枝数4~9个,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1.3厘米、穗位96.3厘米、穗长17.2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15.0、行粒数32.1粒、出籽率88.8%、千粒重331.4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感纹枯病(病指56),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19%,粗脂肪(干基)含量3.10%,粗淀粉(干基)含量74.95%。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5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7%(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1%。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种植,在种植方式上既可以宽窄行种植,也可以等行距种植,也可以同大豆、花生等作物间作,播期一般在6月15日前,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施肥方式可采用“种肥同播”或分期追肥两种方法,“种肥同播”在玉米播种时将控释肥一次施入;分期追肥应在玉米7~8片叶时,施施肥总量的40%,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施肥总量的60%。注意增施磷钾肥,大喇叭口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0、SY1206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人: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N182× HZ10537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一般,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粒型马齿,白轴。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7.8厘米、穗位99.4厘米、穗长16.4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16.6、行粒数33.6粒、出籽率89.0%、千粒重304.7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62),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 2015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88%,粗脂肪(干基)含量3.64%,粗淀粉(干基)含量74.63%。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79%(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6.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2.14%(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1.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06%。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合在安徽夏播玉米区6月上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品种。高产田要增施磷肥、钾肥和锌肥,心叶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1、嘉玉216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全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全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6× K27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形状长椭圆形,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紧凑,总叶片数19片,叶长(位穗叶)中,叶片较上冲,叶色浓绿。雄穗主轴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10~11个;花药浅紫色,散粉期中;雌穗吐丝畅,花丝青色。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籽粒半马齿型,籽粒顶端金黄色,籽粒背面色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6.5厘米、穗位110.2厘米、穗长16.8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1.1厘米、穗行数16.2、行粒数32.8粒、出籽率87.5%、千粒重318.4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2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1.09%,粗脂肪(干基)含量3.76%,粗淀粉(干基)含量72.8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35%(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6.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2.22%(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夏播播种时间以6月中旬为宜。2.合理密植:每亩留苗4000~4500株。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4.科学施肥: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千克、尿素10千克,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30千克。5.及时排涝和灌溉。6.及时防治虫害:苗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2、富友166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育种人: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品种来源:AH01× AH02

主要特征特性:全株叶片20~21片。第一叶片卵形,茎基紫色。叶色浓绿,叶缘紫色。株型紧凑,雄穗分支10~15个,直立,花药紫色。花丝红色,雌雄协调。果穗为粗筒型,籽粒纯黄色,马齿籽粒,穗轴白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9.2厘米、穗位101.2厘米、穗长15.9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4厘米、穗行数14.6、行粒数33.8粒、出籽率89.1%、千粒重322.3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86%,粗脂肪(干基)含量3.93%,粗淀粉(干基)含量72.55%。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4%(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9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4%(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初到6月底。以麦茬平播为宜。如果采用麦田套种,应注意防治粗缩病。适宜种植最佳密度为4500株/亩。可以造墒播种,也可以播后浇蒙头水。在拔节期可以使用长效玉米专用肥一次性追肥。在苗期注意喷施杀虫剂防治灰飞虱以预防粗缩病。拔节以后用颗粒剂撒心,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3、皖垦玉122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K9106× WK7109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圆到匙状,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20片,上位叶直立,叶色绿,雄穗分枝中等,花药桔黄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籽粒半马齿形,纯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2.6厘米、穗位117.4厘米、穗长16.2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8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8.3粒、出籽率89.4%、千粒重259.5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2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52%,粗脂肪(干基)含量4.72%,粗淀粉(干基)含量73.70%。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38%(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2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23%(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02%。

栽培技术要点: 大田种植密度以每亩4500株为宜,前茬大田作物收获后,在注意避开灰飞虱高峰的前提下,适期早播。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玉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4、BN244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盛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盛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949×昌7红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端卵圆形,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雄穗分支8个,花药黄色,散粉期56天, 抽丝期56天,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半马齿型,籽粒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34.9厘米、穗位93.8厘米、穗长15.5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0.35厘米、穗行数15.6、行粒数34.0粒、出籽率88.8%、千粒重320.3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感茎腐病(发病率4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61%,粗脂肪(干基)含量4.00%,粗淀粉(干基)含量73.01%。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53%(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7.8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95%。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及密度:4月8日~6月15日播种,亩密度4500株左右。2.田间管理:及时间定苗,苗期适当控水,重施穗肥,N、P、K配施,浇好孕穗灌浆水,做好蚜虫和玉米螟防治。3.适时晚收:玉米籽粒乳腺消失或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5、AN1301号(中单99)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B-29× CBH-5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总叶片数21片左右。穗位上第一叶:叶长中,叶宽中,叶色深绿。花药:黄色,散粉期:适中,抽丝期:中到晚,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籽粒形状:契形,籽粒顶端色:黄色,籽粒背面色:纯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8.6厘米、穗位98.6厘米、穗长16.1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95厘米、穗行数16.5、行粒数32.6粒、出籽率88.4%、千粒重316.5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10%,粗脂肪(干基)含量3.55%,粗淀粉(干基)含量73.33%。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5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8.3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1.4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04%。

栽培技术要点:安徽全省4月上旬至6月底均可播种,播种密度4500株左右,合理施肥,一般亩施复合肥50千克左右、尿素30千克左右,分两次施肥,夏季栽培遇涝及时追施氮肥,苗期喷施有机磷农药防治地老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其余栽培措施同常规大田生产。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6、JL585(金来918)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山东金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山东金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L004×JL005

主要特征特性:叶片深绿色,株型紧凑,雄穗花序分枝5~6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果穗圆柱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7.2厘米、穗位89.4厘米、穗长16.7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4厘米、穗行数14.8、行粒数33.7粒、出籽率87.6%、千粒重354.6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2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感纹枯病(病指51),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高抗南方锈病(病级1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49%,粗脂肪(干基)含量4.05%,粗淀粉(干基)含量73.41%。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9%(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7.8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5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4500株/亩,足墒播种,防治地下害虫,施足基肥,确保种肥(每亩25~30千克复合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适时浇水中耕,苗齐后及时喷杀虫药,防止蚜虫虮蚂危害,大喇叭口期打好灌心药,防止玉米螟发生。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7、丰乐278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X101×FY201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茎色紫,绿颖,紫药,紫花丝,叶片数19.8,果穗筒型,白轴,籽粒偏马齿型、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3.8厘米、穗位100.6厘米、穗长14.9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16.8、行粒数31.7粒、出籽率88.2%、千粒重301.8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98%,粗脂肪(干基)含量3.48%,粗淀粉(干基)含量69.0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27%(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2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5.82%(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75%。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播前施足底肥(土杂肥或复合肥),追肥一般亩施尿素30—40千克,在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分次追施为宜,注意增施磷、钾肥;在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适时收获,乳线消失或黑色层出现后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8、荃玉128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248× Q136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黄色。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7.3厘米、穗位96.1厘米、穗长17.7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14.0、行粒数37.0粒、出籽率87.1%、千粒重309.2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38),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2),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57%,粗脂肪(干基)含量3.12%,粗淀粉(干基)含量73.8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7.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4.3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6.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48%。

栽培技术要点:夏直播,适宜密度4500株/亩,授粉后注意追肥。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29、天益青9号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人: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T33×T09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较窄、半紧凑,直立。果穗为柱型,较粗。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白轴。2014年、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0.6厘米、穗位110.6厘米、穗长16.0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16.5、行粒数31.6粒、出籽率88.2%、千粒重315.4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1),抗茎腐病(发病率10%)。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20%,粗脂肪(干基)含量3.64%,粗淀粉(干基)含量74.41%。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96%(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2.0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0.38%(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9.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7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夏播在安徽省,适宜播期为6月5日至25日。2.密度: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株/亩。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30、YH1102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人: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G58×YM06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籽粒半马齿形,黄色,红轴。2013年、2014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48.5厘米、穗位107.0厘米、穗长15.4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16.8、行粒数31.6粒、出籽率89.2%、千粒重313.7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晚熟1天。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3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高感纹枯病(病指71),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 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感纹枯病(病指60),感茎腐病(发病率3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40%,粗脂肪(干基)含量3.81%,粗淀粉(干基)含量74.80%。

产量表现: 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36%(极显著);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76%(不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3.7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密度:每亩4500株。2.适宜播期:夏播为5月25日至6月15日。3.合理施肥:一般亩用量为:尿素30~35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其中磷、钾肥在第一次追肥时全部施完,氮肥按播种后30天施追肥总量40%,播种后45天施追肥总量60%。4.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蓟马及粗缩病,大喇叭口期用药丢心防治玉米螟。同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请注意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31、利单618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机收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育种人: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NP00823×NP00617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2015年、2016年两年机收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79.5厘米、穗位99.5厘米、穗长16.65厘米、穗粗4.5厘米、秃顶0.55厘米、穗行数14.5、行粒数33.65粒、出籽率87.85%、千粒重302.5克。全生育期98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收获时籽粒平均含水量27.4%。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 2016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1),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0.11%,粗脂肪(干基)含量4.34%,粗淀粉(干基)含量73.90%。

产量表现: 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8%(极显著);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6%(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时足墒播种。2.播量(密度):5000株/亩左右。3.施肥:配方施肥。4.灌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差,播种后及时浇蒙头,喇叭口期及灌浆期根据墒情及时灌水。5.除草:苗前及时喷施除草剂土壤封闭。6.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保证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7.注意事项:适时晚收,待黑色层出现5~7天后即可开始机械收获。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

32、金丰22号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机收杂交玉米品种

申请人:安徽省阜阳市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省阜阳市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301×J323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2015年、2016年两年机收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82.5厘米、穗位88.5厘米、穗长17.05厘米、穗粗4.45厘米、秃顶1.2厘米、穗行数14.65、行粒数31.5粒、出籽率85.5%、千粒重323克。全生育期98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收获时籽粒平均含水量25.6%。

抗病鉴定: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5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 2016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0),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分析: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1.38%,粗脂肪(干基)含量4.17%,粗淀粉(干基)含量71.76%。

产量表现: 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7%(极显著);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6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2.32%(不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0.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86%。

栽培技术要点:金丰22号大田种植密度以每亩5000株左右为宜,前茬大田作物收获后,适期早播,注意防治灰飞虱,适时晚收(籽粒乳线消失后)。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玉米。

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初审通过。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