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要在满足有效供给上下功夫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201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4亿千瓦,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农机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200亿元,跃居农机制造第一大国。

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国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很多环节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产品上来看,关键农业机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我国虽然已成为农机制造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众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粮食作物机械相对过剩,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不足;耕种收机械相对过剩,收获后处理机械不足;平原机械相对过剩,山区丘陵机械不足,优质适用农业机械装备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美国有7000多种农机,几乎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所有领域。而我国目前只有3500多种,多数产品仍是“便宜、能用、易坏”。高性能的水田插秧机、大型采棉机、精准作业机具等高端产品基本被外资品牌占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靠进口。

二是从技术上看,全程机械化的集成配套技术体系有效供给不足。推进农业机械化涉及机械研发制造、土地环境、品种选育、栽培(养殖)方式,加工方式和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技术体系的集成。目前,由于体制和认识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的农业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隔离的,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机农艺分离情况,如南方一些省份,农业主管部门推广抛秧技术,农机主管部门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没有形成合力。同时,适于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培育和种植制度的标准化尚未得到重视,品种上过于追求高产,作物成熟度不一致、栽培方式不统一等。总的来看,我国农机化技术的储备和研发还不够,单项农机化技术比较多,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刚起步。此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公共服务和农机人才培养体系等也都尚未形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中国农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