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三种正确心态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和服务的深入渗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形式将逐渐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互联网企业应抓住机遇,在服务“三农”、加强农村金融创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的培育得以健康推进。
第一,对待互联网金融要“摆得正”,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支持。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心态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农业过程时要突出正能量。
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可以正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渠道,其他产业发展都需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组织。二是可以正形,农业有主线就有支线,主支结合,明确“三优化”和“三提高”。一方面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另一方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三是可以正风。农业问题的矛盾复杂性远高于工业,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需求看待同一项改革会产生许多问题,可以进一步统一思想。
2017年2月6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作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新方式——互联网金融自2016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支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今年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要求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
目前,农村市场不断催化农产品生产进行升级改良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我国农村还有很多农户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小贷公司良莠不齐,高利贷现象频发,很多农户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这时候,互联网金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强自律,为农户融资搭建平台,为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改良品种、扩大规模等升级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对待互联网金融要“沉得下”,将新理念下沉到农村最底层。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一方面要积极建设田园综合体。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农业供给侧的目的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帮助北京延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91金融积极打造特色冰雪经济项目,通过打造政府引导、大众参与、公司运营的合作模式,把乡镇建设推向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冰雪欢乐园的建立不仅对延庆地区的雪景资源进行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更进一步促进影响了当地特色饮食、住宿游玩等旅游产业项目的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提供新思路。
农业供给侧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着力点还是适应和把握,但是要尝试,要培育,要动起来,要因势和造势。农业要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合乎战略,不急于求成,但也要把握机遇,促成要素和资源转化,尽早实现改革目标和形成突破,以取得实际成效为目的。
第三,农村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金石,还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风向标。打蛇打七寸,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要对症下药,从本质上提高供给质量。
提高供给质量就要扩大总需求,一是扩大总需求的量,二是扩大总需求的额。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分清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伪需求。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农村经济,不是看“样板戏”,而是“健身运动”。我们要按照新的模式和理念,将“健康”基因无处不在地渗入到经济“肌体”之中,并形成经济“肌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活力。
互联网可以改变农村供给关系。在贵州石门乡,91金融通过探索“乡村工坊”模式,对当地的农特产品、手工艺品进行设计包装升级,在保持原汁原味的产品特色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打开销路,提升当地农民收入,并在未来复制建立更多的“乡村工坊”,帮助当地农民实现“本土化”就业。
互联网使供给体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首先要弄清楚农村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农村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的规律。其次,各个地区的农村发展程度不一样,要让各地需求结构的变化为供给体系最快地感知并适应。再次,加强互联网思维在生产组织中的落地,加强智能化、大数据在市场运行中的应用。
当前,从顶层设计上,国家正在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全国性的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呼之欲出。这对于保护农村金融发展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农业供给侧改革该怎么做呢?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要考虑的事,还要兼顾各个要素市场。为了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从解决农村问题着手,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围绕农村需求变化,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从量的变化到质的提升。我们还要积极防范风险,加强自律,深入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