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惠”农业的科技力量

经3年示范带建设,阜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农业增效了,农民增收了。在这个事实中,必须看到的是,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断再一次被实践所证明。

在省、市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在阜新形成了3 股基本力量:一是包括辽宁省农科院在内的外部支持力;二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形成的工作合力;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科技带头人的内生动力。正是在这些基本力量的作用下,一个个示范区建成了,一个个示范模式形成了。

可以这样评价阜新的现代农业示范带,正因为有了“智”的支撑,它才“惠”到上下关注的“三农”。

眼见为实是农民的基本禀赋,科技要以更多的示范成果对农民说话。

正值我市与辽宁省农科院开展共建活动第三十四年的2016年,市、院在阜召开共建工作会议并签订了“十三五”共建协议。随后,该院组建了由风沙所(花生所)、耕作栽培所、果树所、水稻所、蔬菜所等所(处)50 余名专家组成的阜新专家服务团。专家服务团与地方密切配合,紧密围绕示范带发展规划,重点抓花生、玉米等8个示范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花生专家团队在阜蒙县招束沟镇、王府镇建设300亩高产示范田,在彰武县章古台镇、东六家子镇、苇子沟镇建设2000 亩示范基地。其中,“阜花17 号”1500亩、“冀花7号”500亩,平均亩产达到312公斤。

玉米专家团队在阜蒙县大固本镇、阜新镇建设核心示范区2000亩、高产攻关田50 亩、高产示范区6 万亩。据测产,旱情严重的2016年,50 亩高产攻关田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04 公斤;2000 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751公斤;6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09.58 公斤,为阜新地区玉米生产依靠科技提高效益提供了样板。

由6人组成的水稻专家服务团,在彰武县大冷镇建设有机稻田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100亩、超高产示范区30亩、绿色稻米示范区1500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1000亩,收到了良好效果,为彰武水稻生产走向优质、特色、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甘薯专家团队在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建设高产优质甘薯示范基地;树莓专家团队在阜蒙县和彰武县共建树莓示范基地;蔬菜专家服务团整合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为阜彰两县引进推广新品种;肉羊专家服务团在彰武县10个重点乡镇建设肉羊高效饲养示范基地;作物专家团队在阜蒙县沙拉镇、阜新镇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2100 亩,均收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去年,本报重点报道了彰武县在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中狠抓重点精品工程,项目区总体增收5.4亿元的建设成果,引起较大反响。3 年来,全市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果品林业、精品农业的亩效益分别比传统农业提高22.5 倍、5.1 倍、4.9 倍和1.14倍,表明在示范带建设中,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均有提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激发了农民,农民跟着规划走,追寻现代农业怎样为他们带来利好前途。全市3年中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3877 个,带动社会资本93.6亿元。很多农民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走出来,在现代农业建设上一展身手。

科技支撑是现代农业的长效需要,必须建立体系、形成机制、亮出模式

全市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一直把支持示范带建设作为农村科技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科技特派行动,搭建了科技支撑平台,创建了54个示范基地,建立了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开展了科技龙头企业创建活动等,使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整体上提升了示范带建设的技术水平。

自示范带建设实施以来,阜新先后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国农科院果树所、辽宁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进行长期深度广泛合作。启动了“沈阜200 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科技支撑建设”活动,制订了《科技服务沈阜200 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搭建了科技支撑平台,为示范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市科技局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团,引进省级以上专家55人;在省科技厅帮助下,从高校和省级科研单位选派“三区人才”43人;组织200名本市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建立起专家库。这3支科研队伍常年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品种引进、加工工艺改进、科技培训,协助组建农业研发中心等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的科技生产能力。

去年9月,省风沙所(花生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达成协议,在阜新建立了“辽宁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阜新乃至辽宁花生科学研究登上了新的台阶,对推进全省花生科研协同创新,实现全国花生主产区与重点区域资源技术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辽宁特别是阜新的花生科研、推广和生产水平,建设全国花生产业大市,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通过实践探索,阜新“ 两个体系”建设已经起步。一个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省农科院成立了农业专家科技服务中心,与阜新各级农业科技部门配合,形成省市县乡村企六级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承包、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为20多个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提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另一个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省农科院专家为主体的团队,重点在花生、玉米、树莓、蔬菜、肉羊等方面推广先进技术,结合省以上农业项目建设抓好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阜新农业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随之,“三个模式”在实践中得到完善。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科技服务模式,落实在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科技服务模式,落实在彰武县哈尔套镇富裕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科技服务模式,落实在阜蒙县平安地镇莫古土村。这些服务模式帮助确定发展产业,建设生产基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上述体系、机制、模式的探索和建立,使得阜新的示范带建立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体现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作用,生成了可资借鉴推广的示范价值。

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历艰辛,需要崇尚科学、精于钻研、大胆尝试的科研精神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第十二任所长宋晓东说:“选育林木良种这行艰辛难熬,从选育到应用再到验证往往需要几十年,创始者不一定看到最后的结果。”这位科研工作者的话,给“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作了科研注解。

为推动阜新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这一省级重点工程,有多少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又有多少个风晨雨夕、多少次进棚下田、多少天抛家舍业他们苦乐其中。这是什么?这就是伟大的科技形象,这就是不朽的科研精神!

省农科院科技共建阜新专家服务团在“ 十二五”的总结报告中写道:5 年来,省农科院有8 个研究所(中心)的50多名专家来阜新参加共建工作,他们发扬“ 创新、实干、奉献”精神,有的已经在阜新工作20多年,有些专家一年在阜新工作长达百余天。特别是在关键农时,他们指导在田间、在棚中。他们把最优良的品种带到阜新,把最先进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把国家和省级农业项目安排在阜新……

去年4月间,记者参加了阜蒙县阜新镇他本村千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园举行的“蟠桃会”,成熟中的深红色油桃令人欣喜。转化园建设者和市县相关人员对省农科院的专家赞不绝口。因为,省果树所的研究员郭长杰等专家长年蹲守在这里,品种和技术都是他们拿的。特别是树莓,原来亩产300斤,在他们指导下,1年工夫就搞到上千斤。

最近,阜新农业学校的校长黄艳霞一直处于感动之中。她为近期举办的两期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学员的良好表现而感动。她说:“为了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和科技水平,要让受训的农民受到触动,得首先用工作把自己感动才行。”近5 年来,农校为阜新培训农民1.5万人次,黄校长的“感动”,代表了阜新农业科技人员的一种境界。

而发生在彰武县五峰镇乱山子村的“故事”,就代表了来自农村基层的内生动力。

乱山子村是个大村庄,724个农户,2486口人。过去,村里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自2014 年以来,借示范带建设之机开始建大棚,目前建有冷棚46 个、暖棚23 个,均是葡萄栽植兼种蔬菜。村党支部书记董春龙、村委会主任郭铁带头建棚,还组织建棚户到辽阳、辽中等地考察。

特别是在辽中,他们学到冷棚“四拱模式”,可使葡萄早上市半个月,如获至宝。他们还学到葡萄稀植方法,产品成色比密植的好,并以兼种蔬菜作补充,每年多收一茬瓜和蔬菜,亩增效可达4000至5000元……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魅力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这种魅力和精神,一旦在广袤大地上延展开来,一旦在广大农民中传播开去,就将真正实现“ 智”“惠”农业,现代农业的阳光就会普照阜新的原野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