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短周期类地行星形成机制
发表日期:2017-02-26 12:12AM 阅览次数:
新华社南京2月24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24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了太阳系外短周期类地行星的形成机制和轨道特征。这一研究,对了解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短周期类地行星是一类距离恒星很近、质量与地球相当的系外行星。目前国际天文学界发现的3500多颗系外行星中,有十分之一以上是短周期类地行星。由于距恒星很近,它们的公转周期一般不超过50天左右,其中有些与恒星距离甚至仅相当于地日距离的二十分之一,公转周期只有10天左右。这类行星具有什么特征、它们与恒星距离为何如此之近,一直是天文学家探索的问题。
季江徽介绍,在最新进行的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和建模。研究发现,短周期类地行星并非一开始就都处在距离恒星很近的位置,它们的形成经历了轨道由外向内的迁移。伴随迁移过程,这些短周期类地行星自身质量也不断增长,最终质量与地球相当时达到稳定。
此外,进一步的轨道周期研究还表明,在由3颗类地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中,大约有17%在行星公转周期之比接近于4:2:1时可达到稳定。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人们理解短周期类地行星的形成机制和轨道特征,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进而解释其他类似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比如科研人员已经在此次数值模拟中发现,一颗木星质量行星、一颗类地行星以及一颗土星质量行星形成的行星系统,在公转周期之比接近4:2:1时也可达到稳定。我们也期待,在将来的天文观测中能找到这样的行星系统实例。”季江徽说。
此项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