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专家讨论芮大叔关于进口大豆的帖子

各路专家讨论芮大叔关于进口大豆的帖子

“芮大叔”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美大豆之战,中国完败内幕”。题目响亮,内容空洞;虎头蛇尾,结构分散;缺乏逻辑,不知所以。下面是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

@龙云周?周局长好!这篇文章有深度。我们应该是有进口配额限制的吧?如果有,这个闸门是如何开启的?这个恐怕是内幕中的内幕。(孔令传)

中国完败?1、企业、行业、国家利益,有时未必一致。2、如大豆不进口,巨大的用量谁来供应?3、市场条件、自由选择情况下,交易达成,一般对双方都有益,4、市场博弈一定是有的,我们的能力要提升。(卢怀玉)

?我读了许多小“芮大叔”的文章,看过以后不要太认真。作者是个小青年,有才华,但坐在房间里查资料写文章,许多事未毕了解,更?]有亲身体验。据说他办的网站需要点击量,于是难免故意给自己的文章题目戴顶大帽子,内容却失之片面。

进口大豆是国力使然,不得不这么做。199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后,农业部于2001~2015年主导种植业战略结构调整,成功实现从农作物到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各自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至于大豆的变化,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利益,不要否定。大豆的“完败”不是哪一个人或部门的责任,而是当时和现在只能如此。卢怀玉的提问有道理,国家已经做了最佳的战略性选择。除此而外,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么?循着小“芮大叔”的思维,这就是“战争”和谋略。

现在向前推进一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注意提法,这次是“改革”,不是“调整”。2016年大家理解上有些惯性思维,所以思想上有点迷茫。到今年一号文件,应该是明确和统一了。

我不相信大豆产业永远不能翻身。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还不具备条件。这取决于农村实力(经济与素质)、社会环境(人口数量和结构)、技术进步(集约程度)和综合国力(投资能力)等许多条件。

至于进口大豆和玉米,中国已经悄然做了多年布局。综合国力今非昔比,如果我们控制了粮源,饭碗已经端在自己手里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人们总说四大粮商,为什么不说五大粮商?而且中粮是世界第二大粮商,据说与第一粮商相差不多。中国控制的粮源已经多元化,数量已满足大部分进口需求。下一步当务之急不是扩大数量,而是提高企业质量。第一大粮商除了粮油收储加工……还有自已的铁路、水运和海运,互相标准化衔接,成本自然低。我们现在还做不到,那就得努力。中国体制不一样,不只是投资问题,而是必须改革。

@国欣种业 卢怀玉? 谨供参考。玉米现在很困难,把许多人吓住了,惊慌失措,于是回头路的呼声甚高。我认为?]有回头路!只能往前走。现在已经接近转折点!目标是什么?出口!单靠国内去库存太难,去产能太难。农民必须种地!而且种什么也不如种玉米合算。东北玉米已经接近转折点。快到国际市场血拼的时候了。所以,东北三省都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功课,禁止转基因。(这就是我对为什么现在是“改革”,而不是“调整”的认识)今后要注意俄罗斯的动向和判断利弊。

@安徽省种子站孔令传? 重要的不是内幕,而是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如果中国出口玉米,进口大豆,不是坏事。这么一来,中国血拼的不仅是美国,还有俄罗斯、乌克兰、巴西、阿根廷……中国渐渐掌握主动权。最终受伤的是美国农民。这不算是“贸易战”,只是搏奕。

今天清晨,写完此稿,从网上读到两篇刚出炉的文章,题目直截了当:《多项玉米补贴接连落地 玉米是否会大涨?》《玉米收购补贴治标不治本 何时让农民手中的玉米卖上好价格?》两篇文章充分说明玉米主产区还是希望价格上涨。这就把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看太简单和太容易了。同时,我们也看到稻谷收购价下调的报道。这将有助于防止发生水稻过剩局面。于是,我整理了昨天与金融专家的讨论和转帖,作为上述讨论的补充。

金融专家和粮食问题专家预测,玉米价格会继续走低,现在已经降低了800元,还有200元的下降空间。预计三月份黄淮海玉米要降价。告诉农民朋友,是时候了,该把手里的玉米卖掉。东北也面临同样情况。以后,中国农民也要像美国农民那样,学会适应市场波动。

金融专家警告说:这些情况有必要让农业部、相关机构了解了解,后果很严重。(其实是提前做准备——老张注)

我对体系科技人员说:要了解周边农民2017年的种植意向。估计农民还是得种玉米。因为种什么也不如种玉米合算。风险小一些。且不说还有国家的一系列补贴政策仍会促进农民种植玉米。要面对去库存难,去产能更难的现实。要及时了解农民的种植意向和他们的意见。国家补贴一方面鼓励农民继续种玉米,鼓励加工企业消化库存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会继续压低玉米价格,加速实现去库存目标。给加工企业的补贴可能是暂时的,但给农民的补贴将是长期的。这才是盘活玉米产业的方向和出路。

后记:今天早晨的信息量可真大,各种信息仍在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但我的文章必须结束。建议各位阅读这些信息,动脑筋想一想,然后看准市场化这个大方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