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80”后携太空种子返乡创业
在迎江区长风乡新义村,有这样一个“80”后,村里和她一样的同龄人在做“城市梦”,她却转而梦想成为“农场主”,返回家乡拿起锄头搞起种植,并注册成立公司,创办家庭农场,开始了自主创业,一时间成为乡亲们口中说的创业明星。更稀奇的是她的芍药能“上天入地”。她就是出生于1989年的金茂丹。2月14日,记者前往她的农场一探究竟
发展遇瓶颈 返乡当“农场主”
金茂丹的家庭农场位于新义村一处圩内,记者沿着一条土路来到场区,金茂丹和工人们正忙着给土地覆盖除草膜。
金茂丹扎着个马尾辫,清爽干练。说起回乡搞种植,金茂丹的话多了起来。“与其给人打工,不如自己给自己打工。”金茂丹说,这片芍药地是她一直追逐的创业梦想。
2009年,高考失利的金茂丹,考虑到家里经济情况,外出打工做起销售。“陆续干了五年多,后来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发展遇到瓶颈,就想到转行。”转行干什么?一开始她并没想好。直到2014年底,金茂丹回到老家新义村,看到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土地荒芜,从小喜欢养花的金茂丹很心疼,产生了要好好利用这些土地的想法。
从那以后,金茂丹开始留意农业项目,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创业机会。一天傍晚,金茂丹打开电视,正好一个节目里在讲述种植芍药致富的故事,介绍了芍药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金茂丹说,当时她就冒出了在老家种植芍药的想法。当她把想法告诉家人时,父亲劝她“别头脑发昏”,告诉她现在工作稳定,年薪可观;干农业辛苦,风险大。
“都没试过,怎么就不行?是像父辈一样过平淡安稳的日子,还是自主创业干一番成绩?”金茂丹心里难以平静,瞒着父母,变卖嫁妆筹集资金,辞职回乡创业。
四处取经苦练本领
可是想成为合格的“农场主”,并非易事。回到家乡后,之前的本领都没了用武之地,还得从头学习。
“学习并不轻松,当时除了自学一些理论知识外,还在网上查询了各种有关种植的资料和信息,还要亲自去外地跟着老师傅学习。要完全把自己当作种芍药的工人。”金茂丹回忆说。
后来,靠着不服输的韧劲,通过长达半年的学艺,金茂丹基本掌握了芍药的种植技术。
现在,如果芍药出现了什么问题,金茂丹一瞧,就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掌握了种植技术后,在长风乡政府支持和帮助下,流转土地200多亩,金茂丹建起了芍药种植基地。
金茂丹告诉记者说,有一天早晨,她去田里查看,突然发现一株嫩芽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那种激动的心情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
那一年,金茂丹种植的芍药不仅在老家扎根,还有一半的芍药,比正常开花时间提前迎来开放,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这一年收到最好的礼物。
风吹雨打也要坚持
没高兴多长时间,去年持续的降雨,冲毁了她的梦想,70万株芍药顷刻间化为乌有,损失一百多万。这对金茂丹打击很大,钱亏了,周围也传来风凉话。怀孕5个多月的金茂丹,没有放弃,挺着大肚子在基地忙着抢险。
金茂丹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感动了父母并获得了父亲的支持。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又重拾信心。金茂丹说,“即使遭遇挫折也要一直向前,因为创业就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旅行,我不会因为风险而停下脚步。”
洪水退后,在乡政府和村干的关怀与帮助下,金茂丹贷款50万元重新采购白芍苗种植。这次她提高风险防控意识,除了继续种植药用白芍,她还引进1000株观赏型白芍苗进行实验。“观赏型白芍生长期两年,比药用芍药生长期少两年,资金回笼快,一旦这70亩试验成功,后期将扩大种植面积。”金茂丹介绍说,这个白芍品种是“上过天”的太空种子培育出来的,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经历了太空环境的影响,产量将有很大提高,品质也有很大提升,亩产由一吨提升到四五吨。
致富不忘帮乡邻
金茂丹说,这批芍药种植两年后就能产生经济效益,四年左右达到盛产,一亩地纯收益预计可达到3万元人民币,而且还可以带动周围的乡亲们致富。对于种植芍药,金茂丹很有信心。因为芍药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相对稳定的市场行情让她心里有底。
金茂丹说,现在基地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的机会,长工共十多人,临时工则有几十人,他们可以根据时间选择工种;下一步还会加大种植力度,同时为想要种植芍药的农户提供种植经验,带动更多农户一起种植。
谈到今后发展,金茂丹充满信心,她说,现在基地除了种植芍药、黄金桃外,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准备发展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等今年这波花开放时,相信这里又将是另一番风景。看着地里的芍药苗已露出三四厘米芽头,长势喜人。金茂丹抱着刚满月的孩子站在基地里,眼神里满是自信。
(安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