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编办包村工作 引导建立种子市场创佳绩
齐鲁网潍坊2月10日讯(记者 王亮家 通讯员 王沛盛 元晓辉)近日,昌邑市编办在包村工作中,积极引导支持山东润鹏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学义牵头建立“昌邑市种子市场”的事迹被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追溯发展历史,探求发展方向,推动种子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推断,昌邑市种子业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勤劳聪慧的昌邑人就在这里种植小麦、高粱、谷子、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白菜、萝卜、芥菜、韭菜、大葱等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引进新的品种,汉代引进大蒜,唐朝引种大姜、菠菜,明朝引入地瓜、辣椒,?[代引入土豆,20世纪40年代始种玉米、西红柿。由于数千年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建前种子业发展缓慢,自然筛选和人工选择成为古老传统的留种方式。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市(县)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种子业的发展,把种子与农业紧紧捆绑在一起,使种子业的发展由原始到科学、由落后到先进、由分散到集约,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迈进。
建初,1949年建起了昌南县杨家楼示范农场(1978年更名为昌邑县饮马良种场),1950年建起了昌邑县围子农场(1978年改名为昌邑县围子良种场),这两个农场从外地引进良种后进行繁育、示范、推广,刚开始两处农场繁育的种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农民种田需要。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农民分得了土地,所用种子就地取材,“家家种田、户户留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但由于户户留种、邻里串换,造成了品种的混杂,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
1958年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昌邑县先后成立了15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62年,“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方式消失,采取以场带队“场育队繁”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品种混杂的问题。1971年开始,县良种公司(站)和良种场,特约繁育基地,进行良种繁育。主要繁育有小麦、大豆、蔬菜、棉花等。育种方法主要采取小麦、棉花提纯复壮和玉米杂交制种。全县形成了以县良种场为骨干,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农业生产用种问题基本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昌邑市的粮食种子大部分从外地引进,蔬菜种子业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由昌邑市宏泰种苗公司招商引资,将韩国兴农种苗株式会社引来昌邑,在围子、宋庄、石埠、流河多地建立种子基地。各乡镇、村涌现出了一批种子种植业户。从此,我市的胡萝卜种、砧木种、白菜种、辣椒种、西葫芦种等许多优质菜种跨出国门,远销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分布全市各乡镇的种子种植户不断增加,种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种子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昌邑市一些优秀的种子企业应运而生,21世纪进入了辉煌时期。2000年以来,夏学义在创办昌邑市砧木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09年成立山东润鹏种苗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南瓜砧木新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黄瓜嫁接砧木资源评价及优质多抗专用品种选育”,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西瓜嫁接砧木优质多抗专用品种选育”,经精心培育获得成功,2016年公司研发的“蔬菜集约化高效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参加省级评比,经评审获得两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山东种子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全市种子经营业户达到70多家,种植业户3000多户,面积近4万亩,育种以菠菜、香菜、萝卜籽为主,产品销往国内外。夏学义还派公司技术人员到俄罗斯、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家为其提供优质种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国外享有美誉。
2017年1月,正式运营的昌邑市种子市场为全市种子业发展搭建了科研培育营销的平台,前景广阔,必将在我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谱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光辉灿烂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