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大阐述作物雄性不育机理

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两位教授刘耀光和陈乐天分别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合作撰写的题为《作物的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综述论文于12月2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学年鉴》。

该论文对近30年来与13种作物28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和光温敏不育性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作了系统综述,总结了植物雄性不育性发生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模式。同时,结合自己实验室长期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的研究成果,作者还指明了此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以及新动向。

据介绍,植物雄性不育指雄性器官或配子发育异常导致不能自交繁殖的现象。雄性不育遗传系统对于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增加物种对不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是作物杂交优势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互作的重要遗传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