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院士在“植物保护大讲堂”分享科研经验

1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第九期“植物保护大讲堂”开讲,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作了题为“水稻重要基因克隆及育种利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大讲堂由植保所所长周雪平主持,党委书记张步江,副所长邱德文、郑永权、张杰、沈银书出席大讲堂。

万建民在报告中指出,他领衔的科研团队根据籼粳杂种存在育性差、结实率低、植株偏高、易倒伏等问题,经过20多年的科研攻关,着力解决“籼粳交”杂种优势有效利用难题,发掘出17个不育位点及广亲和基因,并开发相应分子标记,聚合广亲和基因,创制广亲和恢复系和粳型亲籼不育系,组配的籼粳交组合结实率稳定在85%以上,有效解决了籼粳杂种半不育难题;提出基于感光基因型和光钝感基因的分子设计方法,设计最佳育种方案,获得理想熟期的籼粳交新组合,解决了籼粳杂种超亲晚熟问题;发掘显性矮秆及株型关键基因,克隆半显性矮秆基因 D53,阐明其控制株型的作用机理,克隆控制株型关键基因 APC/CTE,明确其作用机理,开发相应分子标记,为培育籼粳交理想株型奠定基础。为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控问题,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协作攻关,建立了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创建了抗条纹叶枯病和抗稻飞虱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系列抗条纹叶枯病,实现了南方粳稻区的快速应用,有效解决了我国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危害的难题。另外,科研团队还挖掘出抗稻飞虱的种质资源,通过分子育种选育处抗稻飞虱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解决了我国稻飞虱危害的难题。
周雪平要求全所科研人员要学习万院士长期立足农业生产,从生产中发现问题,并经过探索去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周雪平为万建民院士颁发了大讲堂纪念证书。
全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职能部门负责人、科研骨干和研究生约160人聆听了本次大讲堂。


;